访问统计
  •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植入式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引黄涵闸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法及其应用
    渠继凯, 綦跃强, 渠帅
    山东科学    2024, 37 (5): 54-61.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63
    摘要96)   HTML1)    PDF (3936KB)(1038)   

    准确获取混凝土浇筑及固化过程中的温度特征参量变化对于了解及掌握黄河流域引黄涵闸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开裂产生原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黄河流域引黄涵闸建设工程中主要采用热成像方式测量其表面温度,难以实时获取混凝土的整体温度特征。采用植入式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对引黄涵闸工程山东段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在混凝土浇筑前,将传感光缆预先布设于结构钢筋两侧,从而实时有效地监测混凝土浇筑和固化过程中的内部温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植入式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各个点位的温度变化及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异常点,同时,该方案可以有效分析混凝土固化过程中温度特征及整体变化情况。依托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实现引黄涵闸混凝土温度监测,对黄河流域同类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血府逐瘀口服液抗血栓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林圣华, 薛畅, 马宏林, 范伟, 沈川琳, 陈佳瑜, 孙博通, 杜兴硕, 展文, 李晓彬, 张姗姗, 靳梦, 何秋霞
    山东科学    2024, 37 (4): 26-33.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30
    摘要139)   HTML10)    PDF (3490KB)(576)   

    为揭示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血栓类疾病的机理,挖掘血府逐瘀口服液中抗血栓有效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血府逐瘀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或成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得到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和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血府逐瘀口服液抗血栓的作用机制;根据Degree值排名将关键的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得到81个核心靶点,如TNF、ALB、AKT1等;GO富集分析中生物过程(BP)共304条,分子功能(MF)共72条,细胞组成(CC)共41条,通路富集得到凝血级联反应、TNF等80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ainfuran、Xambioona和7-Methoxy-2-methyl isoflavone与靶点蛋白ESR1、F2、IL-2、KDR、MET、MMP3均有较好的亲和力。该研究为血府逐瘀口服液在抗血栓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浙贝母-瓜蒌配伍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心脏衰竭的作用机制
    方孟香, 程成, 曹铭晨, 任炜, 杨智威, 李文静, 辛晓玮, 刘月芬, 徐龙
    山东科学    2024, 37 (4): 45-55.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31
    摘要103)   HTML10)    PDF (7528KB)(462)   

    基于GEO数据库挖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心力衰竭(HF)关联靶点,检索浙贝母、瓜蒌化学成分及靶点,以获得其调控COPD并发HF潜在靶点,挖掘靶点功能及通路注释分析,构建组织特异性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浙贝母-瓜蒌影响COPD并发HF进展共涉及靶点227个,包括表达上调基因153个,表达下调基因74个;网络拓扑学分析显示PPI网络平均介数为0.4,平均度值为1.83,关键靶点包括RPS23、SNU13、NOL6、ELAVL1、NCL等;细胞组分定位于内膜系统、核内体和细胞外囊泡;生物学过程涉及囊泡介导的运输、基于微管的运动、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等;信号通路涉及MAPK信号传导途径;MCODE分析发现Cluster 1涉及TKTENO1NCLKIF1B等,参与调控驱动蛋白、雌激素的高尔基体运输;Cluster 2涉及SIN3BPHF20CTBP1XPNPEP1等,参与调控组蛋白反应;心耳、左心室、肺的组织特异性PPI网络提示浙贝母-瓜蒌配伍可能通过调控ELAVL1-ENO1-NCL轴影响COPD并发HF进展;分子对接表明其“宽胸散结”主要活性成分瓜蒌酸、“化痰散结”主要成分贝母新碱与ELAVL1、ENO1、NCL蛋白质靶标的结合高度稳定,且贝母新碱与靶蛋白结合力强于瓜蒌酸,体现两者配伍后先治肺再调心,相须为用以实现心肺共治的作用特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胶原蛋白神经酰胺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唐春慧, 张振博, 吴冬琴, 环飞, 张静姝, 王玉邦
    山东科学    2024, 37 (3): 18-26.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44
    摘要111)   HTML9)    PDF (2606KB)(421)   

    以蛋黄卵磷脂、胆固醇和神经酰胺为成膜材料,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胶原蛋白神经酰胺脂质体(CO-CS)。以包封率为响应值,以药脂比、膜材比、超声时间和水合时间为影响因素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药脂比为1:16、超声时间为8.5 min、膜材比为4.3:1时,包封率可达90.73%。在此条件下,样品的粒径为(206.63±2.06)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为0.187±0.010,Zeta电位为(-34.90±0.82) mV。避光保存60 d后,CO-CS的包封率为87.2%,粒径为(223.70±1.85) nm、PDI为0.174±0.013、Zeta电位为(-33.51±2.10) mV。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CO-CS包封率高,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能阶段建模仿真和动态分析
    李双江, 肖枫, 陈伟, 张斌, 朱青, 王子杰, 武洋
    山东科学    2024, 37 (5): 42-5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71
    摘要133)   HTML7)    PDF (5388KB)(339)   

    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其存在的间歇性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AA-CAES)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有效方法。建立了AA-CAES储能阶段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能量守恒、?平衡、各部件关键参数的动态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数学模型遵循能量平衡和?守恒定律;压缩机的?损失大于换热器;能量和?分别主要储存在导热油和高压空气中;压缩机运行工况与设计的偏差使储能阶段效率变低;空气流速和第一级透平入口温度对运行时间的影响大于储气温度、绝热效率和储气质量。本文研究为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参数和优化储能系统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辐射降温锦纶长丝及其针织物性能研究
    黄晶, 柏志豪, 吴珂, 杜立新, 张瑞云, 李红, 黄莉茜
    山东科学    2024, 37 (4): 65-7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31
    摘要95)   HTML2)    PDF (3985KB)(331)   

    辐射降温锦纶是以高红外发射型无机粒子SiO2和红外透过材料聚酰胺6(PA6)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制备的具备被动辐射降温功能的长丝。对3种不同加工工艺的辐射降温锦纶长丝和普通锦纶长丝进行对比研究,测试其表面形貌、聚集态结构、化学组分、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表面摩擦性能。进一步对上述4种长丝织成的针织物的导热性能、瞬间接触凉感和室内降温性能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以添加了SiO2的辐射降温PA6为皮层材料、聚乙烯(PE)为芯层材料纺出的辐射降温PA6/PE皮芯复合丝,和辐射降温圆形截面锦纶长丝间隔递纱织造的针织物具有最好的导热性能和凉感性能,其红外热成像温度比普通锦纶针织物高约1.8 ℃,表明该针织物具有更好的红外透过性能,降温效果更好。综合认为,该研究所得辐射降温锦纶针织物具有优异的辐射降温性能,可用于辐射降温纺织品的开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车联网的边缘计算低能耗任务卸载方法
    李立娟, 李研强, 童星, 王勇, 钟志邦
    山东科学    2025, 38 (1): 96-10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64
    摘要104)   HTML3)    PDF (2203KB)(299)   

    随着智能交通和绿色出行领域的蓬勃发展,针对车辆网络低时延业务需求和能源节约的双重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联网通信的边缘计算低能耗卸载方法。在多车单小区场景的公共路段中,探讨了行驶中车辆的任务卸载需求,并对计算资源的分配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充分利用计算资源,不仅考虑了车辆自身的计算能力,还提出了将任务卸载至同向行驶或路边停放的车辆服务器,以及路边单元的边缘服务器的新思路,实现了计算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效共享,显著提升了车辆网络的处理能力。采用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卸载功率和任务分配比例进行优化。通过大量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显著降低了车辆处理任务的能耗,同时提升了车辆网络的服务质量和能源使用效率。有助于推动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能源优化和效率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邻苯二甲腈树脂研究及应用进展
    朱光来, 于一涛, 刘强, 刘海明, 侯衍涛, 许超, 张维, 姜传兴, 李元月, 潘新敬, 李冰, 王振华
    山东科学    2024, 37 (6): 83-93.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29
    摘要106)   HTML9)    PDF (3925KB)(273)   

    邻苯二甲腈树脂是一类新型的耐高温热固性树脂体系,因其具有优异的热氧稳定性、阻燃性、力学性能、低膨胀系数、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改善其工艺性并满足严苛的环境性能需求,国内外针对邻苯二甲腈树脂体系开展了大量改性研究工作。从分子结构设计、固化方式、固化机理及其在电子领域和粘接领域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邻苯二甲腈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邻苯二甲腈作为新型特种功能树脂材料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展望,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机场线短时客流预测研究
    杨安安, 韩星玉, 田旷, 刘泽远, 明玮
    山东科学    2024, 37 (4): 112-120.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23
    摘要102)   HTML3)    PDF (4426KB)(201)   

    地铁机场线客流具有高度时变性,受机场航班影响使得精准的短时客流预测具有挑战性。综合考虑机场航班信息和机场线路历史客流,构建了一种以随机森林(RF)、LightGBM (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和逻辑回归算法作为集成学习器,基于叠加(Stacking)集成模型的机场线路短时客流预测模型。以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为实例进行验证,并与Informer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两种基线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航班信息和机场线历史客流的双通道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仅考虑机场线历史客流的单通道预测;Stacking模型在各项指标中均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其中,在96步长(24 h)下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进站客流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66,预测出站客流的平均绝对误差为4.67;分析航班信息特征对预测模型的影响,发现离港航班信息重要性不如到港航班,这与离港旅客提前到达机场时间差异较大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菊花用药规律分析及其核心药物组合协同药理活性研究
    孙京甜, 刘峰, 张喆, 张玉福, 马鑫慧, 李庆军, 王晓, 董红敬
    山东科学    2025, 38 (1): 1-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51
    摘要130)   HTML16)    PDF (3264KB)(187)   

    为分析含菊花组方的用药规律及其核心组合药物的药理活性,对含菊花方剂进行用药频次、复杂网络、关联规则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核心组合药物的“中药-关键靶点-疾病”网络。利用预测结果,采用体外细胞模型评价菊花药物组合的药理作用。共得到含菊花组方92首,涉及药物212味,使用频次≥10的中药32味;关联规则显示菊花-甘草组合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其次依次为菊花-甘草-荆芥、菊花-甘草-荆芥-川芎、菊花-甘草-荆芥-川芎-防风组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菊花-甘草组合用药可治疗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体外细胞活性研究显示,菊花-甘草药物组合对一氧化氮的抑制率优于单味药物。与菊花单味药物相比,组合用药活性更为显著,体现了中医临床用药配伍的科学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Al涂层研究
    孙永烁, 温道胜, 钱春光, 张铭浩, 吕庆华, 张明远, 王守仁, 汪鑫伟
    山东科学    2024, 37 (3): 55-65.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12
    摘要109)   HTML5)    PDF (7835KB)(162)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强等优异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中,钛合金使用占比成为衡量航空航天设备是否先进的标准之一。由于该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因此微动磨损成为钛合金零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钛合金的抗微动磨损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涂层。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Ti-Al粉末能改善TC4钛合金硬度和耐磨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桂花精酿啤酒工艺研究与品质分析
    郝倩, 孟德文, 吕媛, 战航山, 王成浩, 陈思酉, 李杰
    山东科学    2024, 37 (6): 59-66.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18
    摘要119)   HTML7)    PDF (2087KB)(155)   

    精酿啤酒因具有高麦汁浓度、高酒精度、高酒花苦味等特有风味及口感,成为近些年来啤酒企业关注的焦点。桂花香气舒适浓郁,香氛中富含大量的活性健康成分。因此,探究不同桂花添加量对精酿啤酒产生的品质差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理化指标检测、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感官评价结果确定桂花精酿啤酒的工艺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桂花添加量影响精酿啤酒的挥发性成分,其与精酿啤酒的酒精度、浓度、酸度等理化指标成正比,和发酵度成反比。桂花精酿啤酒挥发性成分主要以醇类和酯类为主,具有醇厚浓郁香气。桂花添加量为0.6%时所制得的桂花精酿啤酒泡沫丰富细腻、持久,酒体爽口、入口纯正,酒体协调,无异香、异味,具有桂花的典型性香气。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考虑驾驶人交通环境感知的车辆安全势场及跟驰行为建模
    昝雨尧, 王翔, 王可馨, 沈佳燕
    山东科学    2024, 37 (3): 111-120.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64
    摘要125)   HTML8)    PDF (3516KB)(152)   

    安全势场能够描述车辆驾驶过程中周围安全风险的空间分布。针对既有模型重点关注车辆自身运动状态而忽视驾驶人环境感知信息的问题,围绕车辆安全势场模型改进以及其在跟驰模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引入相对状态影响因子和道路交通状态影响因子对既有模型进行改进,强化车辆间相对速度和所处道路交通状态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利用车型系数对实际空间的距离进行修正,研究多车型混合环境下车型差异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利用感知安全势场将前车运动状态与后车跟驰行为建立联系,得到基于感知安全势场的车辆跟驰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本文所建模型和智能驾驶人跟驰模型、安全势场跟驰模型进行标定。结果表明,上述3个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124、8.515、7.248,证明该模型误差最小,能够更为精确地描述车辆跟驰行为。研究成果能为行车安全风险评估和车辆驾驶行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绿原酸分子印迹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及其识别性能研究
    王尤胆, 纪文华, 王晓
    山东科学    2024, 37 (6): 22-30.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02
    摘要84)   HTML9)    PDF (3392KB)(120)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绿原酸为模板分子,筛选醛/胺缩合反应单体制备了对绿原酸同骨架分子有较好选择识别性的分子印迹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等温吸附实验证明,与空白印迹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相比,印迹共价有机框架对绿原酸的吸附效果更佳,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实验中,印迹共价有机框架能快速吸附绿原酸,15 min即能达到平衡吸附量的97.1%。选择性实验中,印迹共价有机框架对绿原酸同骨架分子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对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差的选择识别性,而空白印迹共价有机框架则无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共价有机框架有作为高选择性材料在高极性环境中选择性分离富集绿原酸同骨架分子的潜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黄连琥珀清心丸质量标准研究
    张潇丹, 贺晓东, 高燕, 杨龙飞, 张冠群, 于子翔, 柳明君, 王雅菲, 更藏加, 赵渤年
    山东科学    2024, 37 (4): 17-25.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65
    摘要110)   HTML1)    PDF (2329KB)(117)   

    为了建立黄连琥珀清心丸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为后续建立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对方中的沉香、广枣、诃子、黄连、木棉花、肉豆蔻6味药进行显微鉴别;对诃子进行薄层鉴别;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盐酸小檗碱进行质量分数测定。建立了黄连琥珀清心丸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方中盐酸小檗碱在0.018 0~0.902 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质量分数检测方法科学、灵敏、重复性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中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加样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101.29%,相对标准偏差为 2.30%,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琥珀清心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二乙基次磷酸铝/次磷酸铝对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徐立杰, 李嵩, 李琳
    山东科学    2024, 37 (3): 66-75.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15
    摘要142)   HTML5)    PDF (9945KB)(115)   

    将二乙基次磷酸铝(ADP)和次磷酸铝(ALHP)两种阻燃剂引入到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中制备复合材料,比较两种阻燃剂对复合材料加工特性、物理性能、阻燃性、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阻燃剂均可延迟复合材料的硫化,提高门尼黏度,其中添加ADP的复合材料提升更为明显。两种阻燃剂均可降低复合材料的回弹性、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及撕裂强度,但会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当ADP和ALHP添加量为45份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分别从22.1%提升到28.7%和24.5%。两种阻燃剂均对耐磨性产生不利影响,ADP和ALHP用量为45份时,复合材料的磨耗量分别增加100%和85%。石墨烯(GE)作为成炭剂用于含ADP的复合材料时,可提升阻燃性,同时不影响耐磨性。综上,ADP和ALHP不同程度地影响着NR/BR复合材料的性能,由于ADP碳含量高以及受热挥发,极大程度提升NR/BR复合材料阻燃性,但拉伸强度和耐磨性低于含ALHP的复合材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六种山东省新记录植物
    冷振宁, 刘丹, 邴梦瑶, 侯元免, 侯元同
    山东科学    2024, 37 (5): 89-9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07
    摘要151)   HTML6)    PDF (2563KB)(115)   

    为了摸清山东省黄河、沂沭河、南四湖流域及潍坊等地区的植物资源和多样性现状,采用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和室内分类整理、解剖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地区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 194种,隶属于155科587属。其中,6种为山东省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即穗花香科科(Teucrium japonicum)、小叶地锦(Euphorbia heyneana)、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竹节菜(Commelina diffusa)、蚓果芥(Braya humilis)和羽叶鬼针草(Bidens maximowicziana),描述了其关键识别特征,探讨了其分布现状和应用价值。这些植物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山东植物资源和多样性的本底资料,而且对相关科属的系统分类、区系地理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吲哚乙酰化高直链玉米淀粉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曲新艳, 李庆军, 丁兴春, 宋营营
    山东科学    2024, 37 (5): 17-2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76
    摘要112)   HTML6)    PDF (2925KB)(97)   

    为了研究吲哚乙酰化高直链玉米淀粉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利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采用吲哚乙酰化高直链玉米淀粉靶向结肠释放吲哚乙酸,结合芳香烃受体抑制剂,分析小鼠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肠白介素-6、白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髓过氧化物酶和白介素-22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及CYP1A1的相对表达水平,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肠系膜淋巴结中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的比例。结果发现,吲哚乙酰化高直链玉米淀粉明显减轻结肠长度的缩短,显著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及白介素-6和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显著促进白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白介素-22、CYP1A1、occludin和ZO-1的表达,明显提高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并显著降低辅助性T细胞17的比例,而给予芳香烃受体抑制剂会削弱吲哚乙酰化高直链玉米淀粉的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吲哚乙酰化高直链玉米淀粉可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发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基于旅客流量的机场广告位价值评估模型
    杨君, 牟建良, 袁小婷, 唐铁桥, 牟宣宇
    山东科学    2024, 37 (3): 103-110.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40
    摘要152)   HTML5)    PDF (3256KB)(94)   

    机场广告收入作为机场非航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价问题对于机场运营管理十分重要。当前,我国大部分机场普遍采用基于历史价格惯性同时适当参考当年客流总量来微调广告价格的定价机制。该定价机制难以有效反映不同位置广告的真实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旅客流量的定价机制,以评估机场航站楼内广告位的相对价值。采用数学模型,结合机场的物理布局以及航班和旅客数据来计算旅客流量的分布,并根据此对广告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同时,运用首都机场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应用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应用能够反映出同一媒体形式的机场广告位在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价值的差异,这为机场广告经营单位进一步采用差异化的动态定价策略以及灵活的广告投放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丹参常见病害及用药情况调查
    周冰谦, 卢恒, 杨国红, 王晓, 郭兰萍, 刘伟
    山东科学    2024, 37 (4): 9-16.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54
    摘要135)   HTML5)    PDF (1565KB)(79)   

    为提高丹参病害防治技术同时为丹参生产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济南、临沂等山东丹参主要生产区域的多个种植基地及农资经营单位走访调查,结合文献调研,对丹参常见病害、发病规律、用药种类、农残现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表明丹参常见病害有10种,使用包括生物农药及复合制剂等在内的20类43种农药,用药品种均符合用药规定,但存在缺乏农药登记及防治技术指导、生物防治推广不足等问题。该结果为科学防治丹参病害,促进丹参产业绿色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面向山东省数字经济政策文本的量化评价研究
    王琛, 赵燕清, 张铭君
    山东科学    2024, 37 (5): 111-121.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42
    摘要119)   HTML6)    PDF (2229KB)(74)   

    数字经济政策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规范与促进数字经济活动的重要指导性文本。对数字经济政策进行梳理与量化评价,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有效支撑。以文本挖掘技术和PMC指数模型为工具,构建以9个一级变量和35个二级变量为指标的政策评价体系,重点对山东省的数字经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研究所选取的10项数字经济政策样本中,3项为优秀,3项为良好,3项为及格,1项为不合格。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数字经济政策整体情况表现良好,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未来应在政策时效、政策领域、政策视角等方面进行优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肝豆灵片通过调控PKCβⅡ/ACSL4/ALOX5信号通路改善肝豆状核变性铁死亡的机制
    吴博进, 董婷, 闻雨雅, 田丽伟, 赵晨玲
    山东科学    2024, 37 (4): 34-4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70
    摘要130)   HTML15)    PDF (3992KB)(74)   

    基于PKCβⅡ/ACSL4/ALOX5信号通路,探讨肝豆灵片对 TX 小鼠肝豆状核变性铁死亡的影响以及对 CuCl2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将 TX 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肝豆灵片组、Fer-1组、谷胱甘肽组,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肝豆灵片组、Fer-1组、肝豆灵片+Fer-1 组,采用 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与HT22细胞中PKCβⅡ、ACSL4、ALOX5蛋白的表达,以及HT22细胞中SLC7A11、GPX4蛋白的表达,微量法检测各组TX小鼠海马组织中Fe2+的浓度,微板法检测各组HT22细胞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GSH-Px 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检测各组HT22细胞中PKCβⅡ、ACSL4、ALOX5 mRNA 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出现明显损伤,PKCβⅡ、ACSL4、ALOX5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SLC7A11、GPX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Fe2+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肝豆灵片组、Fer-1组和谷胱甘肽组海马组织的病理损伤均得到改善,且肝豆灵片组效果明显;肝豆灵片组和Fer-1组能抑制HT22细胞铁死亡,PKCβⅡ、ACSL4、ALOX5蛋白与 mRNA 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MDA的浓度明显降低(P<0.05),SOD活力及GSH-Px浓度明显增加(P<0.05)。肝豆灵片能减轻 TX 小鼠海马组织铁死亡,抑制CuCl2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KCβⅡ/ACSL4/ALOX5信号通路,减轻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高速铁路枢纽场站能力综合利用研究
    张杰, 何世伟, 赵日鑫, 陈旻瑜, 刘杰
    山东科学    2024, 37 (4): 121-130.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98
    摘要100)   HTML2)    PDF (1784KB)(70)   

    为统筹利用高速铁路枢纽内的旅客运输资源,研究高速铁路枢纽内客运场站的分工问题。以枢纽内列车总作业时间最小和场站能力协调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通过设计增广ε-约束算法求解模型的近似非支配前沿。以郑州高速铁路枢纽为例展开实例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别对原有方案与优化方案的差异及能力适应性进行比较,验证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增广ε-约束算法可以为所提出模型寻找到高质量的代表性非支配解,所得出的优化方案能够降低枢纽内列车的作业时间,提高场站能力利用协调度,可为高铁枢纽地区扩能改造、能力优化等措施的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基于需求弹性的多模式铁路客运票价优化模型及算法
    王红印, 袁媛, 崔鸿蒙, 郑宣传, 四兵锋
    山东科学    2024, 37 (5): 69-7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68
    摘要156)   HTML1)    PDF (1723KB)(69)   

    为增强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力、提高其运营收入,对多模式铁路客运票价的多目标系统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变分不等式模型对不同铁路客运产品客运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描述,采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多模式铁路客运产品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并构建了多模式铁路客运的市场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铁路客运企业的市场需求、客运收入、利润以及旅客出行费用等多个优化目标,提出了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多模式铁路客运票价的系统优化问题。最后,采用北京至天津的真实铁路客运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票价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兼顾客运需求、客运收入以及利润等多个指标,为铁路客运部门在不同市场竞争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铁路客运票价体系提供参考和支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基于量子计算的灵活编组列车大小交路混合运行优化方法
    袁也, 徐皓, 卢学永, 李文新, 徐辉章, 杨欣
    山东科学    2024, 37 (6): 94-103.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03
    摘要105)   HTML5)    PDF (2422KB)(67)   

    灵活编组模式下列车时刻表和大小交路策略的联合优化问题受到列车时刻表、乘客动态方程和列车灵活编组等相关条件制约,各约束相互耦合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计算求解的难度,传统优化方法求解该问题将变得较为困难。本研究将量子计算应用于该问题,以最小化线路上所有车站的滞留乘客数量为目标,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设计数值实验并利用相干伊辛机真机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相干伊辛机真机在运行效率和优化性能上相比较于其他经典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复合翼飞行器动力旋翼系统的力学建模及应用
    杜伟, 陈伯建, 程海涛, 李哲舟, 王泽昭
    山东科学    2024, 37 (3): 93-10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24
    摘要141)   HTML4)    PDF (3617KB)(61)   

    以某60 kg级复合翼飞行器的旋翼和推进螺旋桨为对象,以片条理论和动量理论为依据,循环求解桨前速度增量,结合地面试验数据修正螺旋桨力学模型,得到螺旋桨的力学性能。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推力计算偏差小于5%,功率计算偏差小于10%。由此计算螺旋桨在一定来流下的推力与转速和控制参数的特性曲线,建立螺旋桨与控制参量之间的关系,以支持复合翼飞行器动力模型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基于LSTM模型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预测研究
    余铭铨, 师浩铭
    山东科学    2024, 37 (6): 116-12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10
    摘要109)   HTML7)    PDF (3441KB)(57)   

    出水总氮质量浓度是评价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为解决污水厂总氮排放易超标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出水总氮实时预测模型。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来确定模型输入,并通过网格搜索算法优化模型超参数。将得到的LSTM模型应用于重庆市某实际污水处理厂预测出水总氮,并与传统的时序模型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LSTM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出水总氮,其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911 mg/L,均方根误差为1.074 mg/L,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1.28%,各项指标均优于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和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RIMA)模型。这一模型的构建可以为出水总氮的高效监测提供帮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小波变换与改进时间序列模型的船舶升沉运动预测方法
    刘志臻, 黄鲁蒙, 孙亚鹏, 张颖, 刘振东
    山东科学    2024, 37 (6): 1-11.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19
    摘要146)   HTML377)    PDF (6283KB)(56)   

    船舶升沉运动信号的检测滞后严重影响了海洋升沉补偿系统性能,通过对升沉运动进行准确预测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实用性,设计了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具有计算效率高、编程简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解决该模型对非平稳复杂海况和预测时长适应性差的问题,引入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形成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改进自回归的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解变换、重构、子序列预测及预测数据合成实现了对升沉运动的在线多步预测。对平稳随机波形和船舶实测非平稳波形的理论测试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能有效减少由于升沉运动信号检测滞后而引起的海洋升沉补偿系统控制误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小建中合剂活性炭除杂工艺优化及其制剂稳定性影响研究
    张微, 刘震远, 杜昊忱, 郭田甜, 杨梅, 王善栋, 韩培, 宋祥云, 张贵民
    山东科学    2024, 37 (4): 1-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26
    摘要134)   HTML12)    PDF (1222KB)(56)   

    为提高小建中合剂制剂澄清度与稳定性,选用活性炭除杂工艺纯化小建中合剂,采用正交试验评价法,以活性炭的用量、煮炭时间、除炭时的药液温度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转移率、干物质转移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直观分析结合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优选小建中合剂活性炭除杂工艺,并在该条件下生产3批小建中合剂制剂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小建中合剂制剂煮炭除杂最佳工艺参数为活性炭使用量0.4%、煮炭时间30 min及滤过时药液温度100 ℃,此工艺条件扩大生产的平均芍药苷转移率为75.24%、干物质转移率为89.08%。该试验所得最佳煮炭除杂工艺可保证小建中合剂澄清度及稳定性,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芍药苷及干物质,从而保证药品疗效的稳定均一,为小建中合剂煮炭除杂纯化工艺参数的明确及优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基于细胞膜色谱技术的鹿角胶肽段筛选及鉴定
    孙铁锋, 赵玉, 王平, 丁相龙, 丁立钧, 王金国
    山东科学    2024, 37 (5): 1-9.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75
    摘要166)   HTML31)    PDF (2815KB)(53)   

    利用细胞膜色谱/超高相液相色谱-质谱(CMC/UPLC-MS)方法对中药饮片鹿角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结合Maxquant软件、Perseus软件以及Uniprot数据库对所得谱图进行数据分析,使用Protein Data Bank对分析结果进行结构鉴定,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平台对这些肽段的生物活性、不良反应、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不稳定指数等基本分子特性进行预测。鉴定肽段活性概率为0.09,无毒,无溶血性,有致敏性,相对分子质量为1 541.68,肽链长度为14,亲水性为良好,等电点值为3.92,不稳定性指数为34.39。该方法为快速筛选鉴定具有药理作用的多肽和蛋白质等活性成分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研究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考虑道路限制的建设场地内车辆调度问题研究
    李国俭, 徐君, 吴海军, 沈磊, 王一夫, 李宪利, 郑汉坤
    山东科学    2024, 37 (3): 76-8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47
    摘要111)   HTML3)    PDF (2420KB)(51)   

    针对大型设备运输车辆进入建设场地后,在场内道路上的车辆调度和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受场内道路宽度限制,车辆难以在同一道路上相向行驶;同时,由于不同车辆所运输的货物及运输任务的紧急程度不同,车辆的通行具有不同优先级。针对上述特性,利用时空网络技术构建整数规划模型,在考虑道路限制和不同车辆优先级情况下,对建设场地内的车辆进行调度和会车规避。模型的目标为最小化所有车辆在场内的总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会车等待时间;模型包含两类约束,即车辆流平衡约束和车辆会车避让约束。为快速有效地求解模型,设计基于时空网络的启发式算法得到各车辆的时空路径,为车辆的路径规划和会车避让提供指导。结合一个实际的大型风电场路网,构建多个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迅速对不同规模的问题进行求解;另外,算法可以在消除车辆时空冲突的同时,保证车辆在会车时不等待过长时间,最终的方案具有较高的车辆运输效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山东省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分析
    刘建军, 孙开争, 公华林, 朱玉玲
    山东科学    2024, 37 (5): 103-110.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08
    摘要166)   HTML6)    PDF (5199KB)(51)   

    基于山东省2010—2022年MOD17A3产品数据,采用一元回归趋势分析、变异系数法、偏相关分析、Hurst指数法探讨山东省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 2010—2022年山东省植被NPP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多年均值为(398.03±150.20) g/(m2·a),高于全国均值,与京津冀地区相近。NPP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东部沿海丘陵区高于内陆平原区域。年际变化上,山东省植被NPP整体较为稳定(CV值为0.09)。未来植被NPP变化趋势上,正向趋势与负向趋势的面积接近,结合趋势分析,27.86%的区域呈增长趋势,33.49%的区域呈降低趋势,但由增转降的区域多集中于植被NPP较高的林地区域,需进一步研究。山东省植被NPP与气候因素有正相关关系,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有利于植被NPP的增长,但气温较降水对植被NPP有更广的显著性影响区域,且平原农作区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相关性较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红果樫木叶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闫慧娇, 陈雨洁, 宋祥云, 李恩霞, 耿岩玲
    山东科学    2024, 37 (3): 10-17.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94
    摘要101)   HTML9)    PDF (2231KB)(46)   

    研究红果樫木叶的化学成分, 运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从红果樫木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运用1H NMR(核磁共振)、13C NMR和MS(质谱)波谱学数据等分别鉴定为4, 4'-dihydroxy-3, 3', 5, 5'-trtramethoxy-7, 9':7', 9-diepoxylignane(1), 4'-hydroxy-3, 4, 5, 3'-trtramethoxy-7, 9':7', 9-diepoxylignane(2), 4', 4″-dihydroxy-3, 3', 3″, 5, 5', 5″ -hexamethoxy-7, 9':7', 9-diepoxy-4, 8″-oxy-8, 8'-sesquineolignan-7″, 9″-diol(3)和4', 4″-dihydroxy-3, 3', 3″, 5, 5'-pentamethoxy-7, 9':7', 9-diepoxy-4, 8″-oxy-8, 8'-sesquineolignan-7″, 9″-diol(4)。化合物1~4均首次从樫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使用DPPH(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显示木脂素类化合物1~4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基于双层网络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抗毁性研究
    马学祥, 韩梦薇, 周光鑫, 李树彬, 申佳佳, 孔祥科
    山东科学    2024, 37 (5): 79-8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27
    摘要96)   HTML1)    PDF (4254KB)(45)   

    为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抗毁性,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地铁、公交系统进行映射和分析。首先,基于Space-L模型改进双层复杂网络构建方法,以实际换乘距离为指标构建连边,并以线路高峰小时载客能力为边权重构建地铁-公交双层网络;其次,通过度、强度、介数等指标分析双层网络与其子网络的特性;最后,分别采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模型对双层网络及其子网络进行抗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公交双层网络呈现无标度特性,对蓄意攻击表现出脆弱性,且对不同蓄意攻击指标的敏感性不同。研究结论对于公共交通系统应对突发事件,提升系统韧性具有参考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基于斑马鱼模型和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天麻中潜在抗癫痫活性成分
    陈善军, 王欢, 胡凯庆, 毕文杰, 程贵东, 王松松, 韩利文, 王晓静
    山东科学    2024, 37 (3): 1-9.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89
    摘要190)   HTML16)    PDF (3004KB)(44)   

    从确有疗效的中药天麻中挖掘潜在的抗癫痫活性成分对于癫痫的防治意义重大。使用斑马鱼幼鱼癫痫模型评价两个产地天麻样本的抗癫痫活性;利用基于LC-MS/QE plus(液相色谱-质谱)的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天麻成分,结合模式判别分析方法寻找重要差异代谢物;通过一级质谱与二级质谱数据及文献进行代谢物鉴定,并利用斑马鱼癫痫模型进一步对代谢物的抗癫痫活性进行确认。结果显示9个天麻提取物能够显著减少斑马鱼的涡旋数量,并且两产地天麻在抗癫痫活性上有着显著差异(P<0.05)。代谢组学检测以及模式判别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了6个重要差异代谢物(巴利森苷E、天麻素、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D、N6-对羟基苄基腺苷、4, 4'-二羟基二苄基醚)。活性验证发现巴利森苷E、天麻素、N6-对羟基苄基腺苷能够显著抑制斑马鱼癫痫样行为。该研究运用斑马鱼模型与代谢组学找出并确定了天麻中多个具有抗癫痫活性的成分,其中巴利森苷E以及N6-对羟基苄基腺苷首次被发现具有抗癫痫活性,为天麻抗癫痫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离子液体吸收式制冷工质对气液相平衡研究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
    张浩然, 陈伟
    山东科学    2024, 37 (4): 84-9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38
    摘要100)   HTML3)    PDF (3649KB)(44)   

    为了克服传统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的种种缺陷,离子液体型制冷工质对被视作理想替代品,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与应用。采用静态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两种方法,对[EMIM]BF4/CH3OH离子液体二元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性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EMIM]BF4/CH3OH离子液体二元溶液具有良好的气液相平衡性质,实验测得饱和蒸气压比其他醇类离子液体二元溶液低约21%;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有相同的数量级和变化趋势,相对误差普遍小于8%。研究结果为离子液体制冷工质对的筛选和进一步的理论循环系统研究提供了物性数据基础,另一方面也为离子液体基础物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模拟预测的新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基于高脂血症斑马鱼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黄鳝肽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马诗经, 何春艳, 关天竹, 姚雪霜, 张俊鹏
    山东科学    2024, 37 (3): 27-3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20
    摘要148)   HTML10)    PDF (3879KB)(43)   

    采用高血脂症斑马鱼模型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鳝肽抗高脂血症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构建高血脂斑马鱼模型及测试甘油三酯染色信号强度、胆固醇荧光强度指标,分析黄鳝肽对高血脂症的改善作用;利用BIOPEP-UWM、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STRING等数据库筛选黄鳝肽及疾病靶点,使用DAVID软件进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黄鳝肽-潜在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和蛋白互作(PPI)网络。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62.5、125.0 μg/mL的黄鳝肽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血管中的甘油三酯染色信号强度(p<0.01)、胆固醇荧光强度(p<0.001)。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黄鳝肽中有35个潜在活性肽段序列,通过蛋白互作分析得到21个核心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黄鳝肽主要涉及脂质代谢过程的调节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炎症、胰岛素抵抗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发挥抗高脂血症的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黄鳝肽具有抗高血脂症功效,揭示了黄鳝肽降血脂生物过程中多活性肽段、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鳝肽物质基础及抗高脂血症作用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及韧性研究
    高占一, 朱成娟, 韩凌辉
    山东科学    2024, 37 (4): 105-111.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93
    摘要127)   HTML3)    PDF (2155KB)(43)   

    基于网络拓扑化方法Space L构建了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在用UCINET对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以及整体网络效率为指标对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节点的属性值,在采取变异系数法定权的基础上,使用TOPSIS法对节点重要度进行排序;通过摧毁单个重要度较高的节点分析网络韧性,采用指标排序恢复策略来恢复网络,从而得出轨道交通网络的平均韧性值。基于此建立的模型,对南京市2022年的轨道交通网络的抗毁性和韧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度值高的节点比其他指标对韧性影响更大,优先修复度值最大的节点会使得网络效率上升幅度最大,优先修复接近中心性最大的节点对网络效率的影响较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基于区块链分级存储与国产商用密码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
    李迎新, 郭瑱, 赵雷, 富国瑞
    山东科学    2024, 37 (4): 131-135.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69
    摘要98)   HTML2)    PDF (2804KB)(42)   

    为了提升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图书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面临的身份假冒、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破坏、重要操作难以溯源等突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包括基于区块链分级存储实现图书馆信息系统数据存储安全,基于国产商用密码技术实现图书馆信息系统身份认证、数据加密保护、数据完整性保护、操作真实性和抗抵赖保护,对建设完善有效的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整体保障体系、提升图书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的垂盆草化学成分表征与鉴定
    朱心仪, 杨纯国, 田海涛, 侯苗, 韩利文, 邓志鹏
    山东科学    2024, 37 (5): 10-16.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73
    摘要189)   HTML10)    PDF (2810KB)(42)   

    建立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表征与鉴定垂盆草中的化学成分。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2.1 mm×100 mm,2.6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3.0 μL;选择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根据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二级碎片离子、裂解规律及对照品比对进行化合物分析鉴定。结果显示,从垂盆草中共鉴定或初步推导出了53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25种黄酮、12种Megastigmanes类化合物、11种有机酸、3种生物碱及2种其他化合物。其中有5种化合物与对照品比对获得鉴定,3种化合物目前未见报道。该研究建立的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方法可快速且全面表征垂盆草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