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剑.大侧斜螺旋桨的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2]周斌.四桨两舵大型船舶螺旋桨的面元法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68-69.
[3]黄树权.基于遗传算法的螺旋桨性能优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55-56.
[4]赵威,杨晨俊.船舶螺旋桨螺距及拱度的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造船,2010,51(1):1-8.
[5]程成, 须文波, 冷文浩. 基于 ISIGHT平台 DOE 方法的螺旋桨敞水性能优化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7,28 (6): 1455-1459.
[6]赵威.船用螺旋桨优化设计及参数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7]LEE C S,KIM Y G,SUH J C.A surface panel method for design of hydrofoils[J].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1994,38(3):175-181.
[8]EPPLER R, SOMERS D M. A computer program for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low speed airfoils [Z]. NASATM80210,1980.
[9]王宏亮,席光. 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在翼型气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29(7):1129-1132.
[10]PIEGL L, TILLER W.非均匀有理B样条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付鹏飞.贝塞尔曲线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2012,31(26):46-47.
[12]刘洋浩. 两种不同优化算法在螺旋桨设计中的应用和比较[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13]苏玉民,黄胜.船舶螺旋桨理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14]谭廷寿.非均匀流场中螺旋桨性能预报和理论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