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彭国栋,杨志军,张现华,等. 金银花花期调控技术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08(5):33-34.
[3]徐蕊. 观赏植物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J]. 现代园艺,2013(9):16-17.
[4]王翊,马月萍,戴思兰. 观赏植物花期调控途径及其分子机制[J]. 植物学报,2010,45(6):641-653.
[5]陈锐.灵寿金银花花期化控调节、活性成分检测及其品质比较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
[6]纪薇,徐文晖,梁宗锁,等. 金银花的成花过程及赤霉素和硼元素的调控作用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6, 15(6):166-169
[7]鱼彩彦.叶面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3,33(12):30.
[8]徐迎春,周凌云,张佳宝.不同类型叶面肥对忍冬生长发育及金银花质量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8):513-514.
[9]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彭威,张友民. 叶片喷施硼、钼及稀土微肥对五味子成花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17):8955-8956.
[11]刘大会,刘伟,朱端卫,等. 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23(5):1575-1580
[12]武维华.植物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丰亚南,郑国生,王宗正,等. 牡丹开花前后碳水化合物的分配与光合速率的关系[J].园艺学报,2007, 34(1):153-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