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新材料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Al-Ni-Re微合金热镀锌层成分设计与性能研究
    郭雷, 刘长春, 张婧, 殷子强, 李波
    山东科学    2025, 38 (1): 44-5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69
    摘要62)   HTML3)    PDF (4543KB)(21)   

    为解决传统纯锌镀层耐蚀性不足的问题,以直径为30 mm的Q195焊管为基体,通过向锌液中微量添加Al、Ni、Re等合金元素,制备了一系列热镀锌合金镀层。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初步确定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进一步细化实验水平,开展单因素试验,从而获得最优参数组合。采用高低温湿热实验、中性盐雾实验、金相分析、SEM等方法研究分析了镀层的组织特征和耐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合金元素的引入抑制了ζ层生长,使得镀层组织细小致密,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制备的镀层可实现盐雾实验72 h、湿热实验120 h表面无锈蚀。该镀层的制备工艺与现有纯锌镀层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对镀锌产品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对面料悬垂系数的预测及分析
    邢昊, 张瑞云, 许腾飞, 纪峰
    山东科学    2025, 38 (1): 53-63.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39
    摘要64)   HTML1)    PDF (2982KB)(8)   

    通过对面料悬垂系数的精确预测,实现面料悬垂性虚拟化的初步研究。回归分析等方法虽实现了部分悬垂指标的预测,但其存在预测准确性不高,部分指标无法计算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的新方法,从面料数据库中选取100块纯棉机织面料样本,其中训练样本80块,测试与验证集各10块,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采用相关性分析优化样本输入参数,以此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10块测试样的悬垂系数预测结果表明,与传统BP神经网络相比,GA-BP神经网络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从12.74%降到了7.03%,同时,利用经验公式判断误差循环获取了最佳的隐含层节点数为9。研究表明,GA-BP神经网络能够有效提升面料悬垂性预测的准确度,对于面料悬垂性的虚拟化表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常用双极板焊接工艺及其接头组织性能对比研究
    侯东旭, 殷子强, 任远, 马新强, 成巍
    山东科学    2024, 37 (6): 67-7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21
    摘要96)   HTML10)    PDF (2883KB)(13)   

    为研究适合于金属双极板的焊接方式,采用激光焊、真空扩散焊、钎焊、超声波焊4种常见双极板焊接方式对0.1 mm 316L不锈钢进行了焊接。通过使用CHI-604E型电化学工作站测量了4种焊接接头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比较了4种接头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合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分析了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发现真空扩散焊接头以及激光焊接头的抗腐蚀能力较强,超声波焊接头与钎焊接头抗腐蚀能力较弱。使用激光光谱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了4种焊接试样的焊后变形量,在夹具作用下,激光焊试样变形量相较于其他试样变形量较小。将4种焊接方式在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焊接时间、焊接工艺进行了比较。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激光焊接为这4种常见金属双极板焊接方式的最佳选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新型本征二维GeO2对SF6分解气体的吸附及电子特性研究
    杨乐, 孙婉婉, 丁立顺, 曾闻天
    山东科学    2024, 37 (6): 75-8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38
    摘要78)   HTML6)    PDF (3530KB)(25)   

    六氟化硫(SF6)因其优异的绝缘特性,在高压绝缘设备中广泛应用。高压绝缘设备在长期运行中会面临绝缘老化的问题,这会降低能源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局部放电发生时,SF6在高压和高温环境下会分解产生多种组分,如二氧化硫(SO2)、硫酰氟(SO2F2)、氟化氢(HF)、硫化氢(H2S)等。基于第一性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二维半导体本征二氧化锗(GeO2)单分子层材料,对SF6的分解气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单层本征GeO2分子层在吸附过程中具备理想的电荷转移量和功函数。通过新型二维GeO2半导体气敏材料检测SF6气体中的分解组分,可以及时了解高压绝缘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绝缘老化程度,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邻苯二甲腈树脂研究及应用进展
    朱光来, 于一涛, 刘强, 刘海明, 侯衍涛, 许超, 张维, 姜传兴, 李元月, 潘新敬, 李冰, 王振华
    山东科学    2024, 37 (6): 83-93.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29
    摘要106)   HTML9)    PDF (3925KB)(273)   

    邻苯二甲腈树脂是一类新型的耐高温热固性树脂体系,因其具有优异的热氧稳定性、阻燃性、力学性能、低膨胀系数、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改善其工艺性并满足严苛的环境性能需求,国内外针对邻苯二甲腈树脂体系开展了大量改性研究工作。从分子结构设计、固化方式、固化机理及其在电子领域和粘接领域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邻苯二甲腈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邻苯二甲腈作为新型特种功能树脂材料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展望,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纤维式太阳能界面蒸发器的构建及其水通道对热量损失影响规律
    袁志鹏, 田硕
    山东科学    2024, 37 (5): 35-41.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60
    摘要151)   HTML4)    PDF (4438KB)(21)   

    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太阳能驱动的海水淡化技术利用了自然界中极为丰富的太阳能和海水资源作为动力和处理源,是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可持续方案,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和碳足迹的产生,但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界面蒸发器仍然十分短缺。通过对聚丙烯腈纤维亲水化改性并沉积聚吡咯,得到了具有良好光热升温效果与高效水传递功能的光热纤维。利用其灵活的加工性能,将纤维在低成本绝热材料——发泡聚苯乙烯上缠绕包覆制备出了经济、高效的界面蒸发器。构建不同数量水传输通道的界面蒸发器研究其热质传输规律,为太阳能界面蒸发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沥青混合料力学特性预估
    王晓阳, 万晨光, 王笑风
    山东科学    2024, 37 (4): 56-6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49
    摘要98)   HTML2)    PDF (2013KB)(21)   

    现有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大多基于传统的疲劳方程拟合得到,但由于路面结构的多向性和材料的复杂性,其预测精度往往不尽人意。为了提高预测精度,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对神经网络架构进行优化,通过室内间接拉伸试验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强度及疲劳寿命预估模型,并对预估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用于预测沥青混合料疲劳力学特性精度误差在4%以内,远优于传统的疲劳预测方程,可以作为获取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辐射降温锦纶长丝及其针织物性能研究
    黄晶, 柏志豪, 吴珂, 杜立新, 张瑞云, 李红, 黄莉茜
    山东科学    2024, 37 (4): 65-7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40031
    摘要95)   HTML2)    PDF (3985KB)(331)   

    辐射降温锦纶是以高红外发射型无机粒子SiO2和红外透过材料聚酰胺6(PA6)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制备的具备被动辐射降温功能的长丝。对3种不同加工工艺的辐射降温锦纶长丝和普通锦纶长丝进行对比研究,测试其表面形貌、聚集态结构、化学组分、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表面摩擦性能。进一步对上述4种长丝织成的针织物的导热性能、瞬间接触凉感和室内降温性能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以添加了SiO2的辐射降温PA6为皮层材料、聚乙烯(PE)为芯层材料纺出的辐射降温PA6/PE皮芯复合丝,和辐射降温圆形截面锦纶长丝间隔递纱织造的针织物具有最好的导热性能和凉感性能,其红外热成像温度比普通锦纶针织物高约1.8 ℃,表明该针织物具有更好的红外透过性能,降温效果更好。综合认为,该研究所得辐射降温锦纶针织物具有优异的辐射降温性能,可用于辐射降温纺织品的开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Al涂层研究
    孙永烁, 温道胜, 钱春光, 张铭浩, 吕庆华, 张明远, 王守仁, 汪鑫伟
    山东科学    2024, 37 (3): 55-65.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12
    摘要109)   HTML5)    PDF (7835KB)(162)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强等优异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中,钛合金使用占比成为衡量航空航天设备是否先进的标准之一。由于该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因此微动磨损成为钛合金零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钛合金的抗微动磨损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涂层。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Ti-Al粉末能改善TC4钛合金硬度和耐磨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二乙基次磷酸铝/次磷酸铝对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徐立杰, 李嵩, 李琳
    山东科学    2024, 37 (3): 66-75.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15
    摘要142)   HTML5)    PDF (9945KB)(115)   

    将二乙基次磷酸铝(ADP)和次磷酸铝(ALHP)两种阻燃剂引入到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中制备复合材料,比较两种阻燃剂对复合材料加工特性、物理性能、阻燃性、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阻燃剂均可延迟复合材料的硫化,提高门尼黏度,其中添加ADP的复合材料提升更为明显。两种阻燃剂均可降低复合材料的回弹性、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及撕裂强度,但会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当ADP和ALHP添加量为45份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分别从22.1%提升到28.7%和24.5%。两种阻燃剂均对耐磨性产生不利影响,ADP和ALHP用量为45份时,复合材料的磨耗量分别增加100%和85%。石墨烯(GE)作为成炭剂用于含ADP的复合材料时,可提升阻燃性,同时不影响耐磨性。综上,ADP和ALHP不同程度地影响着NR/BR复合材料的性能,由于ADP碳含量高以及受热挥发,极大程度提升NR/BR复合材料阻燃性,但拉伸强度和耐磨性低于含ALHP的复合材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Nb掺杂对微波制备TiCoSb Half-Heusler合金热电性能的提升
    张瑞鹏, 孔建彪, 侯仰博, 薄琳, 王文莹, 王兴隆, 赵令浩, 祝军亮, 赵德刚
    山东科学    2024, 37 (2): 47-5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01
    摘要150)   HTML1)    PDF (3815KB)(74)   

    TiCoSb Half-Heusler合金固有的高导热性,以及传统制备方法制备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采用微波合成与急速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低热导率的Ti1-xNbxCoSb Half-Heusler合金,大大缩短了制备周期,同时提高了TiCoSb Half-Heusler合金的致密度。研究了Ti位Nb取代对Ti1-xNbxCoSb Half-Heusler热电材料的相组成、成分分布及热电输运性能的影响。在功率因子增加和晶格热导率降低的共同作用下,Ti1-xNbxCoSb样品的热电优值(ZT)得到显著优化。在725 K时,Ti0.93Nb0.07CoSb样品的最大ZT值为0.1,比相同工艺下制备的TiCoSb纯相样品高两个数量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高耐磨导静电石墨烯杂化材料/丁苯/顺丁胎面胶的研制
    谭双美, 关迎东, 赵帅, 李琳
    山东科学    2024, 37 (2): 55-6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83
    摘要131)   HTML1)    PDF (3100KB)(65)   

    采用单宁酸辅助液相剥离所制备的石墨烯,获得了比普通石墨烯更好的分散性,可以达到低成本、高产量和环保的要求。用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处理的SiO2和单宁酸修饰的石墨烯发生反应形成强杂化键,成功得到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研究了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在丁苯/顺丁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力学性能,同时还研究了将导电炭黑与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共混后在丁苯/顺丁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力学性能以及导电导热性能。结果表明:加入1份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时,丁苯/顺丁橡胶复合材料获得了相对良好的耐磨性;如果负载超过1份,石墨烯填料之间会很容易发生再聚集,导致磨损体积相比于空白对照组有所增加;加入8份自制石墨烯时,电阻值降低至2×106 Ω,橡胶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石墨烯改性白炭黑填料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郭竞泽, 谭双美, 李昱彤, 刘致华, 李嵩, 辛振祥, 赵帅, 李琳
    山东科学    2024, 37 (1): 69-79.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74
    摘要160)   HTML5)    PDF (1311KB)(106)   

    白炭黑(主要成分为纳米SiO2,nano-SiO2)由于易于制取、绿色环保等优点,现被广泛用于橡胶补强中,但是白炭黑因为结构上的特点,导致其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和补强能力比炭黑差。利用硅烷偶联剂改善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并研究改性白炭黑和石墨烯(GE)的协同补强作用对天然橡胶(NR)的影响。使用助分散剂单宁酸(TA)修饰的石墨烯与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白炭黑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杂化填料(KS-TGE),与天然橡胶充分混合制得KS-TGE/NR复合材料。经过测试,白炭黑经过改性后不仅改善了其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并且其和石墨烯制得的杂化填料与天然橡胶共混后,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与未改性的nano-SiO2/NR相比,改性后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最高提升36.3%,断裂伸长率最高提升79.5%,此外KS-TGE/NR仍能保持优异的弹性和动态力学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乙二胺-N-丙基改性硅胶的可控键合制备及其在银杏酸脱除中的应用研究
    潘翔宇, 靳钊, 关彤, 陈贝怡
    山东科学    2024, 37 (1): 51-5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63
    摘要170)   HTML9)    PDF (1132KB)(294)   

    优化了乙二胺-N-丙基键合硅胶(PSA)键合量可控的制备工艺,考察了PSA制备的批次重复性,并进行PSA制备的中试放大实验。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电位滴定法对所制备的PSA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3 460 cm-1处出现了N—H伸缩振动峰,在2 960 cm-1和2 860 cm-1处出现了—CH的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峰,708 cm-1处出现了—NH2的变形振动吸收峰,表明乙二胺-N-丙基成功接枝到硅胶表面;随着制备体系中硅烷化试剂比例的增加,碳、氮和氢元素的含量以及电位滴定法得到的离子交换容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乙二胺-N-丙基官能团的键合量逐渐增加。将制备的PSA填充成分离纯化小柱,考察了不同键合量PSA对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的脱除效率,结果表明:PSA对银杏酸有强吸附能力,可应用于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酸的脱除,2#、3#、4#和5#PSA分离纯化柱的最大上样体积分别为21、22、23、24 mL,且脱除效率随乙二胺-N-丙基键合量的增加而升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应用绿色功能化重质碳酸钙制备高尺寸稳定性的硬质聚氯乙烯发泡板材
    宋世凯, 刘孝阳, 郭玉霞, 赵帅, 李琳
    山东科学    2024, 37 (1): 59-6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35
    摘要195)   HTML7)    PDF (1265KB)(76)   

    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发泡板材使用低聚合度PVC 挤出发泡制得,PVC发泡板材受环境变化易沿着分子链受力方向发生链段的卷曲运动,导致板材发生收缩变形。重质碳酸钙(HCC)作为原料,聚乙烯醇(PVA)、单宁酸(TA)作为改性剂,制备了改性HCC。将其与PVC结合,制备了PVC发泡板材。利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维卡软化点测定仪、万能电子拉伸机对发泡板材进行表征,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对发泡板材的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TA含量是HCC的3%时,PVC发泡板材的玻璃化温度是88.1 ℃,维卡软化点温度是75.21 ℃,PVC发泡板材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泡孔结构稳定均一,具有最佳的拉伸强度,为6.17 MPa。改性HCC颗粒分散性好,与PVC结合能力强,高尺寸稳定性的PVC发泡板材可以代替木材在家装板材的使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纱线与组织结构对机织物凉爽性能影响
    李勇翰, 刘燕, 柏志豪, 张瑞云, 王怡怡, 杜立新
    山东科学    2024, 37 (1): 80-87.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065
    摘要166)   HTML1)    PDF (1133KB)(61)   

    通过优选搭配不同功能的凉爽纤维,开发出一款夏季轻薄凉爽机织物。选择涤纶/薄荷纤维混纺纱作为经纱,选用不同锦纶纤维作为纬纱,选择平纹、斜纹、缎纹为织物组织,制备出了12种样品,探究不同纬纱和织物组织结构对面料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样品中缎纹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最好;平纹织物接触瞬间凉感较好;凉感锦纶确实增加了织物的凉爽性能,但是在结构较为紧密的组织中湿传递性能却较差;细旦锦纶的热湿传递性能与凉感锦纶相近,但透气性能较差;十字形截面锦纶在湿传递性能上较好,但是导热性较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环境友好的绿色反溶剂法的高效CH3NH3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孟婧, 高博文
    山东科学    2023, 36 (3): 46-5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3.006
    摘要380)   HTML6)    PDF (1116KB)(208)   

    CH3NH3PbI3(MAPbI3)钙钛矿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与钙钛矿薄膜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通过优化薄膜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发现绿色反溶剂乙酸丙酯和丙二醇甲醚能促进PbI2粒子的成核,提供CH3NH3PbI3钙钛矿晶体的异相成核位点,从而促进钙钛矿晶体的快速生长。研究表明,与常用的有毒溶剂氯苯处理的钙钛矿薄膜相比,通过乙酸丙酯和丙二醇甲醚处理的薄膜晶粒较大,均方根值较低,表面粗糙度获得较大优化,可以获得晶粒尺寸均匀、接近钙钛矿载流子扩散长度的全覆盖钙钛矿薄膜。测试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器件性能发现,与氯苯处理的CH3NH3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为17.86%)相比,绿色反溶剂丙二醇甲醚处理的器件的最佳效率为21.60%,提高近21%,该实验结果对今后获得环境友好的高质量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X射线显微CT的合金钢中夹杂物的定量三维表征
    孙飞, 蒙庚龙, 田力男, 李秋蒙, 李囡, 刘珑
    山东科学    2023, 36 (3): 53-59.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3.007
    摘要282)   HTML6)    PDF (1154KB)(199)   

    夹杂物对钢铁的疲劳强度以及疲劳寿命均会产生影响,但是大块试样中的夹杂物情况无法直接用X射线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显微CT)进行精确成像。为实现对大块试样中夹杂物的三维特征观察,采用非水溶液电解的方法获取大块试样中的夹杂物,利用扫描电镜对电解后的夹杂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将夹杂物聚合成为圆柱形样品,最后采用X射线显微CT对夹杂物进行三维扫描,得到了大块试样中夹杂物的三维信息,并对夹杂物的各项尺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研究为获取大块钢铁试样中夹杂物的三维形貌提供了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依翡丝纤维及其织物性能研究
    冯隆隆, 谢冰冰, 张瑞云, 陆建, 俞灏, 王云海
    山东科学    2023, 36 (3): 60-6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3.008
    摘要756)   HTML11)    PDF (1164KB)(1342)   

    依翡丝纤维是通过在纺丝原液中加入抗菌剂共混制得的具有细旦、抗菌特性的新型改性腈纶纤维。对比依翡丝纤维和普通腈纶纤维的表面形态、力学性能、吸湿性能、比电阻、摩擦性能以及卷曲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两种纤维的组成和化学键进行分析,并对依翡丝混纺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和吸湿发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依翡丝纤维横截面为圆形,纵向表面粗糙,有较密的沟槽,具有线密度小、力学性能优异、可纺性高等优点;相比普通腈纶,依翡丝比电阻小,摩擦系数大,不易产生静电。通过XPS分析,得出依翡丝添加的抗菌剂为季铵盐类抗菌剂。依翡丝混纺织物的水分蒸发速率大于0.18 g/h,吸湿发热的最高温升值大于4 ℃,在吸湿快干和吸湿发热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可用于开发多功能面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EKS纤维与腈纶纤维的结构及性能对比研究
    谢冰冰, 冯隆隆, 张瑞云, 方斌, 伍枝平
    山东科学    2023, 36 (3): 69-77.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3.009
    摘要434)   HTML4)    PDF (1121KB)(479)   

    EKS纤维是一种具有显著吸湿发热性能的亚丙烯酸盐系纤维。对比了EKS纤维和腈纶纤维的表面形态,测试与分析了两种纤维的力学性能、摩擦性能、比电阻、卷曲性能、吸放湿性能及吸湿发热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腈纶纤维,EKS纤维横截面为圆形,纵向结构粗糙,具有断裂强度、摩擦系数、比电阻和卷曲率小,线密度、断裂伸长率和回潮率大等特点。EKS纤维的吸、放湿速率随时间呈指数形式衰减,纤维的初始吸、放湿速率分别为0.39% min-1、8.94% min-1,达到吸、放湿平衡所用时间比腈纶纤维长。EKS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发热性,吸湿发热最高升温值为8.2 ℃,比腈纶纤维高4.7 ℃。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热处理对TiAl基合金喷丸试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刘立华, 温道胜, 王守仁, 牛金涛, 宋强, 殷子强
    山东科学    2023, 36 (2): 59-6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2.008
    摘要393)   HTML19)    PDF (1366KB)(228)   

    TiAl合金在高温下服役时,表面因受循环载荷而容易产生疲劳裂纹,因此有必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力学性能。使用直径0.2 mm钢丸在0.7 MPa气压下对TiAl合金进行室温喷丸实验,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喷丸仿真模拟研究。随后,对喷丸试样进行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的热处理。通过SEM观察TiAl合金纵截面的显微组织,使用X射线残余应力仪测量TiAl合金表面的残余压应力,使用显微硬度仪测量热处理后TiAl合金表面的显微硬度。结果发现,喷丸后TiAl合金表面出现许多凹坑和层片状突起,次表面处发生明显塑性变形并出现许多变形孪晶。热处理后TiAl合金表面残余压应力会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硬度几乎表现出与残余应力相同的趋势,但当热处理温度为1 200 ℃时,因金相组织发生变化,α2相含量明显增多,导致硬度增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铁路钢桥高强度紧固螺栓断裂分析及防护
    郭卫民, 董有福, 雷太安, 张钦然, 刘国强, 刘国飞, 孟令强, 田力男, 丁宁
    山东科学    2023, 36 (2): 69-75.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2.009
    摘要511)   HTML18)    PDF (1287KB)(289)   

    为探求高强度紧固螺栓发生断裂的原因,对某铁路钢桥上断裂的紧固螺栓进行了失效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技术手段,对铁路钢桥失效螺栓的断口形貌、断口微区成分、显微组织、硬度、螺栓用钢的成分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螺栓用钢的化学成分、硬度及力学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螺栓断口起裂区存在树枝状裂纹,裂纹内部有含硫的腐蚀产物,且螺栓工作时所受外力为交变载荷。因此,螺栓的断裂是在交变载荷下发生的腐蚀疲劳断裂。螺栓断裂的初始裂纹源位于螺杆上螺纹的根部或螺柱与螺母连接位置的根部,为由硫元素引起的应力腐蚀裂纹。此研究为防止螺栓发生应力腐蚀裂纹及衍生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固溶制度对Al-5.6Cu-1.7Mg-0.2Zr-0.1Sr-0.6Ti合金挤压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位佳, 金啸鹏, 许晓静
    山东科学    2023, 36 (1): 66-73.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009
    摘要351)   HTML6)    PDF (4455KB)(222)   

    通过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X射线衍射、硬度、电导率、室温拉伸性能、断后伸长率和抗晶间腐蚀等微观组织观察及性能表征,研究了四种不同固溶制度对Al-5.6Cu-1.7Mg-0.2Zr-0.1Sr-0.6T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的晶粒逐渐变大;当固溶温度低于520 ℃时,合金中的未溶相的数量和尺寸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固溶制度为510 ℃×2 h+520 ℃×2 h时,合金中的未溶相开始增多,合金出现轻微过烧,断后伸长率及抗晶间腐蚀性能变差,但抗拉强度最高,达到了490.14 MPa。合金的位错强度和位错贡献值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合金中的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固溶强化和时效析出强化。合金在T6状态下,(490 ℃×2 h+500 ℃×2 h)和(500 ℃×2 h+510 ℃×2 h)两种不同固溶制度下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和抗晶间腐蚀性能都较优,这两种固溶制度均是适合Al-5.6Cu-1.7Mg-0.2Zr-0.1Sr-0.6Ti合金的固溶制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Bi2WO6-Cu2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有机物降解应用
    杨孟春, 王衍虎, 王晓
    山东科学    2023, 36 (1): 74-83.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1.010
    摘要376)   HTML13)    PDF (6540KB)(414)   

    针对传统光催化剂可见光利用率低下以及体相/界面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严重难题,利用水热法制备二维结构的Bi2WO6纳米片,为进一步改善光吸收,基于能级匹配原则,通过水热法在二维Bi2WO6纳米片表面原位生长Cu2S构建Bi2WO6-Cu2S异质结,基于二维Bi2WO6纳米片优良的压电性能以及Bi2WO6-Cu2S异质结良好的光吸收及载流子传输性能,构建光-电-压电三种效应协同催化体系,探索最优降解实验条件,并成功用于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中。结果表明在光-电-压电效应协同作用下,设计的Bi2WO6-Cu2S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40 min内达到87%,为利用光电催化和压电催化的协同作用设计独特的异质结结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凸轮轴工作面点蚀坑冷焊再制造工艺与性能研究
    孙秀怀, 殷子强, 王守仁, 王磊, 吴成武, 张建鹏, 李重阳
    山东科学    2022, 35 (5): 46-5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5.006
    摘要296)   HTML8)    PDF (3942KB)(312)   

    凸轮轴在服役过程中工作表面容易发生磨损,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采用冷焊设备修复凸轮轴工作表面点蚀坑,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修复区域显微组织,利用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硬度测试仪表征补焊点周围的残余应力分布以及硬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补焊点与基体结合良好,从奥氏体中析出的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基体组织中,补焊点位置呈现出最小的残余应力以及最小的硬度值,补焊点对于残余应力以及硬度的影响维持在补焊点中心4 mm以内。经冷焊修复后的凸轮轴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含有生物质纤维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赵新富, 曹格格, 伊希斌, 赵冠伟, 聂义昊, 郭艳俊, 房长龙
    山东科学    2022, 35 (5): 53-60.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5.007
    摘要368)   HTML8)    PDF (2615KB)(558)   

    聚酰亚胺(polyimides,PI)是以二酐或二胺合成的耐高温聚合物,因其耐高温性能强成为使用温度最高的工业化聚合物材料之一。针对目前PI薄膜在强度方面存在的断裂延伸率低、拉伸强度低等问题,通过调节聚合物的质量浓度、比例、加料方式、加入生物质纤维等方式制得了不同强度的聚酰亚胺薄膜。以4,4-二氨基二苯醚和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作为反应的前驱体,在交联剂的存在下,采用正加料法制备聚酰胺酸(polymer polyacrylic acid, PAA),将制备好的PAA放置在表面铺有均匀藕丝的培养皿中,加热使其亚胺化,制得聚酰亚胺薄膜。结果表明含有藕丝的聚酰亚胺薄膜的断后标距和弹性模量均低于未掺杂藕丝的薄膜,其中PI-2%藕丝断裂延伸率为6.49%,抗拉强度达67.33 MPa,最大力数据为57.47 N,远高于未掺杂藕丝薄膜力学数据。研究表明藕丝纤维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薄膜的力学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锦纶66包芯纱牛仔面料开发
    刘玉萌,童胜昊,张瑞云,章小华,徐潇源,刘柳,张瑞寅,雷飞,付少举
    山东科学    2022, 35 (3): 27-3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3.004
    摘要414)   HTML12)    PDF (2424KB)(104)   

    使用锦纶66纤维开发高性能、高品质的牛仔面料,以粘胶为外包纤维,锦纶66或氨纶为芯丝制成36.4和28.0 tex的包芯纱为纬纱,使用剑杆织机使其与36.4和28.0 tex的纯棉纱线进行交织,制成牛仔面料。对锦纶66包芯纱和氨纶包芯纱所织制的6种牛仔面料进行色牢度、耐磨性、强力、弹性回复性、折皱回复性和弯曲性能等性能测试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锦纶66包芯纱牛仔面料的弹性达到氨纶包芯纱牛仔面料的弹性水平,且其强力和柔软度更佳。以粘胶/锦纶66(3.33 tex/10 F)包芯纱织制面料比粘胶/锦纶66(3.33 tex/34 F)强力更大、弹性回复性更好,且更柔软。同时,采用36.4 tex纱线所织制的面料的强力、弹性和折皱回复性更好,但28.0 tex纱线所织制的面料更柔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聚酰亚胺/聚乙烯醇湿敏材料性能对比分析
    冯锦来
    山东科学    2022, 35 (2): 54-59.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2.007
    摘要682)   HTML11)    PDF (2346KB)(827)   

    湿度是仓储、民爆等领域一个重要的环境参量,湿敏材料感湿特性直接决定了传感器本身的性能优劣。选择光纤湿度传感器最常用的两种湿敏材料聚酰亚胺和聚乙烯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光纤布拉格光栅表面涂覆两种不同的湿敏材料,分别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长期稳定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涂覆聚酰亚胺的湿度传感器线性度可达99.98%,灵敏度为5.4 pm/%,响应时间为9.7 min,最大波长偏移量为5.6 pm;涂覆聚乙烯醇的湿度传感器在相对湿度60%~90%的高湿范围内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更适于高湿环境下的湿度测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高力学性能及高导电性的防冻有机水凝胶电解质
    王济君,吕秉玺,刘利彬
    山东科学    2022, 35 (2): 60-69.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2.008
    摘要611)   HTML11)    PDF (6447KB)(1215)   

    由于水凝胶电解质的力学性能差且水在低温下会结冰,限制了水凝胶电解质在储能器件和电子导体方面的应用。加入大豆分离蛋白,以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稀酰乙基磺基甜菜碱为单体,在二甲基亚砜/H2O的混合溶液和氯化锂的存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高力学性能、高导电性的防冻有机水凝胶。其具有良好的电导率(最高37.5 mS/cm)、良好的力学性能(最大应力69 kPa,最大应变762.5%)、优良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对应变和温度具有良好的响应性、宽的传感窗口及稳定性,具有应用于传感器领域的潜力。另外,所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在20 ℃和-20 ℃均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20 ℃时,0.2 A/g电流密度下,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为62.1 F/g,5 A/g 的高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仍有30 F/g;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和循环稳定性,-20 ℃时,0.5 A/g电流密度下,超级电容器循环10 000圈后仍能保持20 ℃下容量的92%。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Sn对Mg-5Zn-2.5Al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李冠宇,李培亮,孙佳星,刘聪,张素卿,周吉学,赵东清,庄海华
    山东科学    2022, 35 (1): 56-6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1.008
    摘要352)   HTML5)    PDF (7741KB)(223)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试验机等分析测试设备研究了Sn对Mg-5Zn-2.5Al-xSn(x=0,1,2,3,4)(ZAT52x)合金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了ZAT52x(x=0,2,4)3种合金在Scheil模型条件下液相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凝固过程中的相变反应。研究发现,ZAT52x合金铸态组织中存在α-Mg固溶体、Mg2Sn(x=0时不析出)、φ-Mg21(Zn,Al)17、τ-Mg32(Zn,Al)49和MgZn相。随着Sn质量分数增加,合金熔点逐渐降低,第二相数量增多,铸态ZAT52x合金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ZAT522合金的性能最为优良,屈服强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分别为101.4 MPa、245.9 MPa、14.4%。挤压态ZAT52x合金屈服强度随Sn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而拉伸强度、伸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ZAT522合金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最高,分别为376.2 MPa和20.8%;ZAT524合金综合性能优良,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363.7 MPa和260.4 MPa,伸长率为17.9%。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孔隙率发展规律分析
    王成平,张佳生
    山东科学    2022, 35 (1): 65-7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1.009
    摘要543)   HTML16)    PDF (3796KB)(436)   

    针对不同浓度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损伤过程中孔结构退化规律问题,对混凝土进行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盐的冻融循环试验。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混凝土损伤过程中的孔结构变化以及试验过程中的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盐侵蚀下T2谱中第一峰变化明显,且同时期随着硫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T2谱第一峰变化幅度增大;盐冻环境下T2谱第一峰面积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符合指数关系,水冻环境下T2谱第一峰面积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微小孔隙率发展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孔隙率与冻融循环次数、硫酸盐质量分数之间符合显著的线性关系;混凝土的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随着硫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一种新型的瓷-铝复合太阳能板
    修大鹏,张新恩,许建华,赵国辰,蒋孝平,张素卿,王杰,洪善强
    山东科学    2021, 34 (6): 68-76.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1.06.009
    摘要442)   HTML12)    PDF (4071KB)(368)   

    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瓷-铝复合太阳能板,由铝合金基体板、导流汇集管和纳米结构吸热涂层等组成。铝合金基体板为循环管与曲翅板集成化一体结构,采用6063耐蚀铝合金通过型材挤出机一次挤制成型;循环管和导流汇集管内壁涂覆厌水涂层,防止管道吸附水垢,增强耐蚀性能;将黑瓷粉、消光剂和树脂结合剂等原料粉末合成纳米黑瓷复合粉料,通过静电喷涂和高温固化工艺制成纳米结构吸热涂层,阳光吸收率高达0.96。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结构吸热涂层热稳定性好,阳光长期照射下不会导致吸热涂层剥落;集成化结构的瓷-铝复合太阳能板导热性能优良,导热效率高达0.98;瓷-铝复合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约为43.6%,高于传统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成本比传统太阳能集热器平均低约14%。瓷-铝复合太阳能集热器在成本、寿命和效率方面更具优势,可用于建造大面积太阳能集热系统,能够满足当前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熔模铸造高铬铸铁抛丸器叶片耐磨性
    王学亮, 王勇杰, 刘立艳, 王瑞国, 张朝阳
    山东科学    2021, 34 (5): 42-4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1.05.006
    摘要385)      PDF (2591KB)(384)   
    以正交试验法研究高铬铸铁抛丸器叶片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通过添加微量钒元素及纳米WC/TiC颗粒,改善高铬铸铁件的耐磨性并提高使用寿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试验结果发现:当淬火保温时间3 h、回火温度450 ℃、回火时间2 h、叶片硬度60 HRC时,耐磨性最好;微量钒元素和纳米WC/TiC颗粒的加入,可细化叶片微观组织,改变碳化物形貌,使叶片耐磨性提高30%。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热处理工艺和添加特殊成分可提高高铬叶片的耐磨性,提高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基于实时监测的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侯南, 刘珑, 江婷, 田力男, 丁宁
    山东科学    2021, 34 (3): 42-48.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1.03.007
    摘要496)      PDF (4945KB)(437)   
    从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中心提取了斯凯孚(SKF)轴承内圈、滚动体和外圈不同故障尺寸的原始振动信号,故障尺寸分别为0.0070.0140.021 in1 in=2.54 cm),对其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发现共有17个本征模函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内圈和外圈故障尺寸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关系可通过主成分拟合公式进行准确拟合,因此,通过实时监测轴承振动信号并进行信号分析,可获得内圈和外圈的故障尺寸,利用Pairs-Erdogan公式和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含故障轴承的剩余寿命进行了预测。该研究对预防由含裂纹轴承导致的机械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基于极化不敏感超材料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特性研究
    李荣, 郑文
    山东科学    2021, 34 (1): 28-3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1.01.004
    摘要576)      PDF (7641KB)(448)   
    设计了一种由4条金属直线和1个圆环构成的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当电磁波垂直入射到该超材料表面时,其具有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不敏感特性。仿真了超材料的传输曲线特性,以及其表面电流分布特点,计算了相位传输曲线和群折射率,并对其介电常数传感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所得群折射率最大值可达380,说明该超材料可用于制作慢光器件。用于制作传感器时,其DFOM值约为20.13,与前人所设计的传感器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超材料在制作慢光器件和传感器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基于 Ti-Nb-Zr 三元系合金的相图优化
    徐丽丽, 徐勇, 许荣福, 王志刚, 田彬, 于美杰
    山东科学    2021, 34 (1): 35-4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1.01.005
    摘要823)      PDF (9610KB)(681)   
    利用Pandat软件优化和计算了Ti-Nb-Zr三元系相图。采用SGTE(scientific group thermodata Europe)数据库中的表达式描述纯组元的吉布斯能,选取置换溶体模型和双亚点阵模型来描述液相和固溶体相。利用Pandat软件的PanOptimizer模块并结合文献中相平衡和热力学性质的实验数据,重新评估了Ti-NbTi-Zr二元系的热力学参数以改善Ti-Nb-Zr三元系的热力学描述。利用优化得到的热力学参数进行相平衡和热力学性质的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该结果对Ti-Nb-Zr三元系生物医学材料的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Bi(OTf)3催化乙烯基硫醚对邻亚甲基苯醌的硫杂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邻羟基苄硫醚衍生物
    石新华, 彭丹, 王峰, 牟秋红, 李金辉, 于一涛, 赵宁, 李冰, 张硕, 刘琳
    山东科学    2020, 33 (6): 55-63.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0.06.008
    摘要389)      PDF (5673KB)(474)   
    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和乙烯基硫醚为原料,1,2-二氯乙烷为溶剂,在Bi(OTf)3催化下原位生成邻亚甲基苯醌, 而后与乙烯基硫醚发生选择性硫杂迈克尔加成反应构建邻羟基苄硫醚。该反应在30 ℃下搅拌3 h即可完成,目标产物收率78~88%。该反应化学选择性好,底物适用范围广,底物中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苯环上具有不同吸电子和给电子取代基,对于苯基乙烯基硫醚和乙基乙烯基硫醚,该反应均可以顺利得到相应产物,并且可放大至克级规模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生物医用ZTM630镁合金微弧氧化表面改性研究
    王世芳, 李航, 刘洪涛, 马百常, 周吉学, 李涛
    山东科学    2020, 33 (6): 64-71.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0.06.009
    摘要481)      PDF (16315KB)(226)   
    为了进一步优化生物医用镁合金的耐蚀性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对新型生物医用高强韧ZTM630镁合金进行了微弧氧化表面改性处理。分别制备了氧化时间为25815 min的微弧氧化试样,并对其组织结构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涂层厚度与表面粗糙度均呈现增高的趋势;当氧化时间为5 min时,试样表现出最强的耐蚀性。研究表明,微弧氧化时间的合理调控对于生物医用镁合金耐蚀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C颗粒对Cp/AZ91D复合材料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宋文婷, 张素卿, 刘科高
    山东科学    2020, 33 (5): 57-66.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0.05.007
    摘要379)      PDF (19324KB)(64)   
    通过复合铸造工艺制备了Cp/AZ91D复合材料,研究了C颗粒含量和保温时间等参数对该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保温时间相比,Cp的晶粒细化作用更为显著。当添加Cp质量分数为1.5%,保温时间15 min时,Cp/AZ91D复合材料铸锭平均晶粒尺寸由176 μm降低至32 μm,组织整体细化均匀,增强相C颗粒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均匀分布,并且硬度值最高,达到89.07 HV。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锂离子电池LiFePO4/Li3V2(PO4)3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秦显忠, 蔡飞鹏, 王波, 蒋波, 姜桂林
    山东科学    2020, 33 (5): 67-7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0.05.008
    摘要547)      PDF (4002KB)(334)   
    为了提高LiFePO4正极材料的离子导电性,采用液相共沉淀法与碳热还原法制备一系列质量配比的LiFePO4/Li3V2(PO4)3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测试仪等分析测试手段测试样品。研究发现,m(LiFePO4):m(Li3V2(PO4)3)=6:4时复合材料形貌较为规则且结晶度较高,在0.1C,1.0C,2.0C,5.0C,10.0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可达148,136,130.5 ,121.5,112.3 mA·h·g-1,1C倍率下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仍可达98.5%,有效地解决了LiFePO4离子电导率低的问题,推动了该复合正极材料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