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学 ›› 2022, Vol. 35 ›› Issue (5): 46-52.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5.006
孙秀怀1(), 殷子强1,*(
), 王守仁1, 王磊2, 吴成武2, 张建鹏1, 李重阳1
SUN Xiu-huai1(), YIN Zi-qiang1,*(
), WANG Shou-ren1, WANG Lei2, WU Cheng-wu2, ZHANG Jian-peng1, LI Chong-yang1
摘要:
凸轮轴在服役过程中工作表面容易发生磨损,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采用冷焊设备修复凸轮轴工作表面点蚀坑,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修复区域显微组织,利用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硬度测试仪表征补焊点周围的残余应力分布以及硬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补焊点与基体结合良好,从奥氏体中析出的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基体组织中,补焊点位置呈现出最小的残余应力以及最小的硬度值,补焊点对于残余应力以及硬度的影响维持在补焊点中心4 mm以内。经冷焊修复后的凸轮轴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中图分类号:
开放获取 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4.0国际许可协议(CC BY-NC 4.0),允许第三方对本刊发表的论文自由共享(即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行原文)、演绎(即修改、转换或以原文为基础进行创作),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提供指向本文许可协议的链接,同时表明是否对原文作了修改,不得将本文用于商业目的。CC BY-NC 4.0许可协议详情请访问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