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章信息

    其他研究论文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便携式心电采集设备设计与实现
    李鹏宇, 郑春雷
    山东科学    2023, 36 (2): 128-13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3.02.016
    摘要300)   HTML21)    PDF (1195KB)(401)   

    针对心律不齐、心肌缺血、早搏等心脏疾病的相关人群,设计了一款便携式心电监测设备,用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首先对一款型号为RT1025的前端心电信号采集芯片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肌电噪声、50 Hz工频干扰等常见噪声开发了去噪声无限冲激响应滤波算法,最后完成了心电数据采集和通信的程序设计。该设备工作状态稳定,数据采集和控制简单,为便携式心电采集设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于预防和实时监测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液压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广亮, 马争光, 朱琳, 肖永飞, 张艳芳
    山东科学    2022, 35 (5): 130-139.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5.016
    摘要314)   HTML10)    PDF (4728KB)(450)   

    在机器人两轮差速运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运动模型的航迹演算公式可实时计算机器人轨迹姿态。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架构平台设计了机器人本体、机器人底座、驱动液压马达、导向轮、激光雷达等7个关节和连接的结构模型。各机器人关节坐标系变换关系经过Tf实时发布,用于计算机器人位置坐标信息。针对液压机器人没有配备编码器和视觉系统的不足,系统采用2D平面激光里程计模型(RF2O),通过建立连续激光扫描点对距离的流约束方程获得机器人平面运动估计,进而得出激光雷达的速度和机器人实际运行轨迹。设计了自主导航软件系统,实现了导航地图构建、定点任务导航和多机器人管理等功能,并对机器人定位导航精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对比多次指定位置和导航位置的数据差异,结果表明机器人导航定位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近30年河南省度假气候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张玮, 刘玉珠
    山东科学    2022, 35 (5): 140-146.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5.017
    摘要374)   HTML15)    PDF (3128KB)(280)   

    利用河南省11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近30年(1991—202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包含逐日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云覆盖率等气象要素,分析河南省度假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河南度假气候指数1—12月份达到“适宜”及以上等级,月变化呈现双峰型,在4—5月和9—10月最高,达到“特别适宜”等级;度假气候指数在季节变化上,春秋两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空间分布上年内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季节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区域特点和一定的维度特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达布变换的带三角势的Gross Pitaevskii方程的孤子解
    刘淑丽,张金玉,李春晖,王晓丽
    山东科学    2022, 35 (3): 115-122.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3.014
    摘要356)   HTML3)    PDF (1801KB)(127)   

    研究了一类带三角势的Gross Pitaevskii方程,首先求出该方程的Lax对;其次给出该方程n次达布变换的表达式,并由此得到n孤子解;然后通过选取零种子解,求得了该方程的单孤子解和双孤子解的具体表达式。最后通过Matlab分析单孤子解和双孤子解的性质,重点讨论了参数变化对孤子的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基于DEM-CFD耦合方法的水合物与砂颗粒运动分析
    董辉,任旭云
    山东科学    2022, 35 (3): 123-130.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3.015
    摘要407)   HTML4)    PDF (4016KB)(179)   

    采用离散元素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耦合方法,对海底水合物中砂颗粒和水合物颗粒运动进行了研究。利用球形颗粒沉降模拟实验验证了耦合方法的可行性,分别分析了单个砂颗粒和单个水合物颗粒运动过程中颗粒位置、速度、受力及角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砂颗粒向容器底部沉降,在到达底部时发生碰撞,同时颗粒发生旋转;水合物颗粒向上运动,颗粒没有发生旋转。最后对颗粒群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DEM-CFD耦合法能够模拟大量颗粒运动的复杂流动,并且能从微观尺度分析颗粒受力和运动情况,对水合物颗粒和砂颗粒运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对DNA变性的影响
    徐敏,王艳伟,杨光参
    山东科学    2022, 35 (3): 131-137.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3.016
    摘要1156)   HTML29)    PDF (5009KB)(662)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研究不同体积分数二甲基亚砜(DMSO)对质粒及线性DNA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1%的DMSO也能导致DNA发生局部变性,这个结果可以用原子力显微镜直接观测。同时,由于质粒DNA连接数的守恒以及DNA单链的产生,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发现,DNA随DMSO体积分数的增加逐渐形成超螺旋结构,DNA聚拢程度增加;DMSO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10%时,pBR322 DNA、5 000 bp DNA及λ-DNA的平均粒径分别从(474±10) nm、(554±11) nm和(871±17) nm降低到(257±8) nm、(282±18) nm和(449±21) nm。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三水合艾司奥美拉唑镁反应结晶过程晶型控制
    高绪洁,李洪程,国建辉,于帅,薛富民
    山东科学    2022, 35 (3): 138-144.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2.03.017
    摘要547)   HTML8)    PDF (2295KB)(117)   

    对三水合艾司奥美拉唑镁制备过程中晶型控制进行研究,同时对产物的粒度分布等性质进行了工艺优化实验。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产物晶型,借助于二维在线成像系统监测三水合艾司奥美拉唑镁反应结晶过程中的晶体形貌变化,运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辅助监测晶体的粒度分布变化。考察了结晶温度、反应物的浓度等因素对三水合艾司奥美拉唑镁晶型与晶习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水合艾司奥美拉唑镁结晶方式为球形结晶,结晶温度是影响晶型的关键因素,优化后的结晶温度为25 ℃。优化后的工艺可以制备晶型固定、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度大的三水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药物颗粒。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