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伟, 沈川琳, 张轩铭, 杜兴硕, 展文, 孙晨, 靳梦, 李晓彬, 张思晨, 孙博通, 何秋霞.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西洋参抗衰老的作用机制[J]. 山东科学, 2024, 37(6): 42-50. |
[2] |
陈善军, 王欢, 胡凯庆, 毕文杰, 程贵东, 王松松, 韩利文, 王晓静. 基于斑马鱼模型和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天麻中潜在抗癫痫活性成分[J]. 山东科学, 2024, 37(3): 1-9. |
[3] |
马诗经, 何春艳, 关天竹, 姚雪霜, 张俊鹏. 基于高脂血症斑马鱼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黄鳝肽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J]. 山东科学, 2024, 37(3): 27-38. |
[4] |
刘可春, 王勇澄, 臧晓涵, 夏青, 张云, 张姗姗, 孙晨. 网络药理学和斑马鱼模型在中药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山东科学, 2024, 37(2): 29-35. |
[5] |
夏青, 臧晓涵, 王勇澄, 张云, 李培海, 张轩铭, 刘可春.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J]. 山东科学, 2024, 37(2): 36-46. |
[6] |
吴永昊, 谢和兵, 侯海荣, 王荣春, 陈锡强. 肺热普清散对低氧诱导斑马鱼运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Hif1α的影响[J]. 山东科学, 2024, 37(1): 32-38. |
[7] |
时瑞碟, 高鑫, 王宝堃, 高代丽, 靳梦, 张秀军. 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木蝴蝶苷A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和作用机制[J]. 山东科学, 2023, 36(6): 28-37. |
[8] |
邹鸿远, 朱成悦, 张姗姗, 孔锐琦, 张云, 刘可春. 牡丹籽油微囊粉对异烟肼诱导的斑马鱼发育毒性的保护作用[J]. 山东科学, 2021, 34(4): 45-51. |
[9] |
莫彩莲, 李杰, 王加珍, 刘鑫, 林圣华, 牟艳玲, 张云, 刘可春, 何秋霞. 斑马鱼血栓模型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适用性[J]. 山东科学, 2021, 34(4): 52-59. |
[10] |
刘可春, 高燕, 张云, 何秋霞, 韩利文, 李宁, 季秀娜, 孙晨.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听觉领域的应用[J]. 山东科学, 2019, 32(5): 46-53. |
[11] |
王荣春,何秋霞,韩建,陈锡强,孙晨,王希敏,韩利文,刘可春. 氯霉素对斑马鱼幼鱼发育及免疫毒性的研究[J]. 山东科学, 2017, 30(6): 35-40. |
[12] |
刘发生,王荣春,郭敬兰,陈艳莉,夏青,孔浩天,冯润良,韩利文,张爱平,刘可春.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芦笋有效成分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 山东科学, 2017, 30(6): 29-34. |
[13] |
彭维兵, 周玲晓, 付先军,何秋霞, 王振国, 刘可春.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昆海姜辛汤组分配伍的抗炎作用研究[J]. 山东科学, 2017, 30(2): 37-42. |
[14] |
孙晨,何秋霞,韩利文,陈锡强,王希敏,楚杰,韩建,王荣春,侯海荣,刘可春. 阿司匹林对斑马鱼胃肠道的毒性研究[J]. 山东科学, 2016, 29(6): 50-55. |
[15] |
侯海荣,张姗姗,孙晨,陈玉峰,何秋霞,李晓彬,于涛,彭德杰,韩利文,刘可春. 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促进斑马鱼肠道蠕动作用的研究[J]. 山东科学, 2016, 29(6): 56-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