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学 ›› 2025, Vol. 38 ›› Issue (2): 89-99.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25011
WANG Jing(), JIANG Mingyue*(
), ZHAO Lin
摘要:
黄河流经的九省(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其绿色低碳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共进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以2013—2022年黄河九省(区)为研究对象,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治理成效、通信能力、互联网普及程度、信息产业发展程度6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和灰度预测分析两者时空耦合关系及障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九省(区)绿色低碳水平有显著提升,整体趋势呈现“上游绿色低碳水平<下游绿色低碳水平<中游绿色低碳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数字经济系统评价指数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呈现出自上而下逐级递增的趋势。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黄河九省(区)整体状态从濒临失调过度为初级协调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产业发展程度是耦合协调的主要障碍因素,黄河流域数字化信息产业发展不足严重制约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协调发展。通过灰度预测可知,2025—2029年黄河九省(区)的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系统耦合状态将稳步上升至中级协调水平。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促进黄河九省(区)绿色低碳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推动其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中图分类号:
开放获取 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4.0国际许可协议(CC BY-NC 4.0),允许第三方对本刊发表的论文自由共享(即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行原文)、演绎(即修改、转换或以原文为基础进行创作),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提供指向本文许可协议的链接,同时表明是否对原文作了修改,不得将本文用于商业目的。CC BY-NC 4.0许可协议详情请访问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