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及韧性研究
Dur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Nanjing Rail Transit Network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3-06-5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3-06-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高占一(199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E-mail:
基于网络拓扑化方法Space L构建了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在用UCINET对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最大连通子图比例以及整体网络效率为指标对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节点的属性值,在采取变异系数法定权的基础上,使用TOPSIS法对节点重要度进行排序;通过摧毁单个重要度较高的节点分析网络韧性,采用指标排序恢复策略来恢复网络,从而得出轨道交通网络的平均韧性值。基于此建立的模型,对南京市2022年的轨道交通网络的抗毁性和韧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度值高的节点比其他指标对韧性影响更大,优先修复度值最大的节点会使得网络效率上升幅度最大,优先修复接近中心性最大的节点对网络效率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This study first constructs a topological structure model of the rail transit network based on the Space L network topology method. Herein, upon analyzing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using UCINET as a basis, the maximum connected subgraph ratio and overall network efficiency are selected as indicators to analyze the resilience of the rail transit network. Then, the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attribute values of nodes and employs the TOPSIS method to rank the importance of nodes using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weighting. Then network resilience is analyzed by destroying individual nodes with high importance, and network recovery is achieved through indicator-based ranking restoration strategies, ultimately yielding the average resilience value of the rail transit network. Furthermore, the resilie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rail transit network of Nanjing in 2022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nodes with high degree values often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resilience than other indicators. Prioritizing the repair of nodes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values leads to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network efficiency, whereas repairing nodes with the highest closeness to the center has less impact on network efficiency.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高占一, 朱成娟, 韩凌辉.
GAO Zhanyi.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抗毁性是指网络在遭受攻击时所呈现的敏感度,而遭受攻击是指车站由于某种原因停止工作,更为严重的是同时与其他车站的连接中断,这对应于现实中的轨道故障或信号系统故障导致列车停运等。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抗毁性研究时,经常使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静态研究方面,网络结构越复杂,网络鲁棒性越高[1],并且介数攻击是对网络破坏性最强的攻击方式[2]。有研究将客流动态加载到静态网络上,使得网络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并对两种状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节点客流的强度影响网络的抗毁性[3-4]。节点客流负载低的时候损毁该节点并不会产生级联失效,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相比于蓄意攻击,无论是否处于级联失效状态,都会对随机攻击有更高的抗毁性[5]。在蓄意攻击中,可以基于各种网络特征指标的排序对网络进行攻击,其中摧毁后对网络性能影响最大的节点具有客流强度最高或者最接近网络中心的特性[6]。在抗毁性优化方面,已有研究通过寻找网络中重要节点并施加保护来提高网络抗毁性[7-8]。
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已有的研究已经涵盖网络受到攻击后的全部响应过程,但对正在建设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的变化,即在初始的静态状态下的研究反而不够全面。因此,为综合考虑正在建设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损毁与恢复过程,分析网络整体变化,明确网络抗毁性和韧性指标变化情况,本文选取2022年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正在建设中,网络结构复杂度不高,整体布局较为规律,度值较高的节点并未全处在网络中心,适合作为讨论对象。尝试结合5种攻击方式和4种恢复策略,引入核度作为新指标,多角度分析不同指标对网络效率的影响,并对出现异常的指标值波动进行分析。引入多种定权方式,比较定权结果,选取变异系数法作为最终定权方式,为重要度排序提供较为合理的权重分配,以更好地预防节点损毁和提高单位时间内修复能力。
1 网络物理模型建立
表1 符号说明
Table 1
符号 | 含义 |
---|---|
S | 最大连通子图比例 |
n | 当前最大子图的节点数 |
n0 | 最初状态下的网络节点数 |
E | 网络效率 |
dij | 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距离 |
N | 网络总节点数 |
Ri | 节点i受到攻击后整个网络的韧性 |
Ei | 节点i受到攻击后当前网络的效率 |
E0 | 受到攻击前的网络效率 |
1.1 网络拓扑方法
Space L是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图抽象为拓扑图,车站和轨道是拓扑图的基本组成元素。如图1所示,Space L将轨道交通网络中站点视作网络节点,轨道视作连边,任意站点间若可达,则用一条线连接。UCINET是一款用来可视化邻接矩阵以及分析复杂网络节点或者连边特征值的软件,据此可以进行特征值分析。
图1
1.2 抗毁性评价指标
(1)最大连通子图比例
在网络中,若任意两点之间存在连边,则将其视作相互连通的节点。该指标假设网络中每个子图的全部节点都是连通的,但任意子图间不存在相互连通的节点[5]。
其中:
(2)网络效率
整体网络效率
其中:
1.3 攻击方式
不管移除节点的数量是多少,每次进行节点攻击的对象都是上一次攻击后剩余的网络,对于蓄意攻击而言,需要进行指标再排序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攻击。
攻击方式类别上分为随机攻击与蓄意攻击,蓄意攻击又根据选取指标不同来细分攻击方式,引用5种攻击方式对网络抗毁性进行研究,分别是:随机攻击(random attack, RA);按度大小攻击(degree-based attack, DBA);按介数中心性大小攻击(betweenness centrality-based attack, BCBA);按接近度中心性大小攻击(closeness centrality-based attack, CCBA);按核度大小攻击(K-core-based attack, KCBA)。
当前网络指任一节点损毁后重新进行指标计算,以该状态下的排序进行下一次攻击。初始网络指每次攻击都基于最初网络的指标排序。
1.4 网络韧性
图2
网络韧性用来描述在单位时间内从破坏状态到完全恢复的效率,基于韧性三角形模型理论[17],给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计算方式:
式中,
2 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2022年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进行分析,2022年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的直径为49,节点数为175,平均路径长度为17.051,边数为179,图3为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图。
图3
2.1 网络抗毁性分析
图4
图4
在当前网络下攻击的抗毁性
Fig.4
Resukuebce scale of the largest connected subgraph under the current network attack
在当前网络下,攻击初期网络效率下降幅度很大,对全局网络影响较大的指标为度和接近度中心性,高关键指标值的节点被攻击会对网络结构产生较大影响。KCBA在摧毁第37个节点后网络效率会有剧烈波动,是因为在摧毁该节点之后,再摧毁下一个节点时,会摧毁掉一些子图,使得它们变成孤立节点;随着摧毁推进,将较大的子图拆分成众多较小的子图,使网络效率的值出现波动。在摧毁第140个节点后,将较小的子图摧毁完毕后,再摧毁当前最大连通子图,使得当前节点相互距离增加,网络效率直线下降,直至0。RA下,指标下滑较为平稳;蓄意攻击指标变化较为明显,波动性大。从网络结构的抗毁性上分析,度和介数中心性较大的节点对整体网络有着较大影响。
在当前网络与初始网络两种情况下进行攻击分析的时候,发现KCBA在初始网络情况下比在当前网络情况下攻击效果更好,如图5所示。
图5
图5
KCBA在两种网络下的网络效率
Fig.5
Network efficiency of KCBA under two types of networks
KCBA的10~106个节点间初始网络要比当前网络的网络效率低,这一反常识的现象是因为KCBA比其他攻击更容易形成更多的规模较小的子图。随着攻击的推进,节点核度会随着所在子图规模而变化。
2.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
表2 指标权重
Table 2
定权方法 | 度 | 介数中心性 | 接近度中心性 | 核度 |
---|---|---|---|---|
CRITIC | 0.150 6 | 0.169 7 | 0.226 3 | 0.453 3 |
变异系数 | 0.148 6 | 0.477 4 | 0.199 3 | 0.174 4 |
熵权法 | 0.065 3 | 0.706 6 | 0.136 1 | 0.092 0 |
表3 剩余网络韧性
Table 3
重要度排序 | 摧毁节点(车站) | 剩余网络韧性 |
---|---|---|
1 | 105(大行宫) | 0.669 7 |
2 | 18(南京南站) | 0.670 4 |
3 | 103(鸡鸣寺) | 0.682 3 |
4 | 99(南京站) | 0.665 1 |
5 | 84(新街口) | 0.732 5 |
6 | 11(元通) | 0.713 3 |
7 | 156(泰冯路) | 0.709 4 |
8 | 138(金马路) | 0.733 6 |
9 | 13(鸿坊桥) | 0.692 7 |
10 | 93(鼓楼) | 0.762 4 |
2.3 恢复策略
为方便研究,假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节点已经被破坏,
表4 四种策略下的全局网络韧性
Table 4
恢复偏好 | 恢复顺序 | 网络韧性 |
---|---|---|
介数中心性恢复 | 105—18—103—99—84—11 | 0.827 3 |
接近度中心性恢复 | 105—103—84—99—18—11 | 0.825 3 |
度值恢复 | 18—11—84—99—103—105 | 0.875 8 |
随机恢复 | 11—84—105—18—103—99 | 0.843 7 |
在4种恢复策略下,度值恢复是修复效果最好的方案,在2.2节中提到的定权计算中,介数中心性的权重为0.477 4,其余3个指标权重均未超过0.2。但权重最高的介数中心性在恢复上表现却不是很理想,据此可得,度值是对网络韧性影响较大的指标。
从表5可以看出,在优先修复重要度最高的节点情况下,剩余网络效率值不高,反而是在优先修复度值最高节点情况下的剩余效率值高。
表5 修复后剩余网络效率
Table 5
修复节点 | 剩余网络效率 |
---|---|
105 | 0.033 4 |
11 | 0.037 8 |
18 | 0.046 9 |
2.4 抗毁性及韧性增强策略
由于地铁网络还在建设布局,当前阶段的网络抗毁性离最优状态还有一段距离,根据规划线路图可以提出下列可供参考的改进措施:
(1)在节点失效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在考虑级联失效的情况下,优先把控好度高的节点的负载情况,危急情况可以采取客流负载分流的方式减缓失效程度,防止失效范围进一步扩大。
(2)加强对度较高节点的防护,攻击度较高或者介数中心性较高的节点及其连边会导致网络迅速崩坏,因此需要加强节点及其连边的保护,在轨道交通网络中,连边对应着轨道,存在节点失效但轨道线路不受影响,此时,整体网络崩溃进程会变缓慢。除此之外,还可以制定高效的应急修复方案,加快节点恢复进程。
(3)规划新的轨道交通线路时,考虑公交系统网络与轨道交通线网相连接,加强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站的中转能力,增强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鲁棒性。
(4)节点之间增加更多的连边会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在下一步规划增设新的轨道交通线路时,尽可能增加节点聚集性或者提高原先度较低节点的值,以此增强网络连通性,以增强网络抗毁性。
3 结论
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正在建设中,在摧毁节点后,所选取的指标值波动较大,指标值存在较为迅速地下降和增减的波动,甚至出现随着损毁节点的增加,指标值反而越大的反常情况。在摧毁任一重要度较高的节点后,网络韧性都会下降较大,有近30%的网络失去响应。
在4种恢复策略所得的韧性值中可以看出,优先修复度值较高的节点韧性提升较大,综合考虑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可以得出对网络韧性影响最大的节点具有度值高、接近中心性相对较低的特性。在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度值高的节点往往比其他指标对韧性影响更大,优先修复度值最大的节点会使得网络效率上升幅度最大,优先修复接近中心性最大的节点对网络效率的影响不是很大。
参考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
[J].
考虑节点失效和边失效的航空网络鲁棒性
[J].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无向加权航空网络模型,在分析其拓扑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节点失效和边失效的航空网络鲁棒性评价策略,评估在不同攻击策略下网络的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航空网络可以归类为小世界网络,且度分布近似幂率分布,符合复杂网络基本特征.当网络中大部分节点(机场)或边(航线)随机失效时,中国航空网络仍可以保持连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在蓄意攻击下,少数节点或边失效就会导致网络迅速瘫痪,鲁棒性较弱,且加权节点介数和加权边介数攻击对网络的破坏力较强.
新冠疫情前后机场加权网络抗毁性分析
[J].为提升机场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新冠疫情(COVID-19)前后我国机场网络的拓扑特性;利用节点强度加权处理机场网络,识别不同攻击策略下加权网络特征指标损失拟合曲线拐点,提出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结果表明:疫情前后机场加权网络拓扑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但连通程度略显稀疏;我国机场网络在不同蓄意攻击策略下抗毁性较差,当攻击比例达8.6%时,出现损失拟合曲线拐点,全局网络效率相对损失达24.39%,最大联通子图缩减率达14.67%,平均度相对损失达76.87%,平均聚类系数相对损失达68.84%;拐点之后,网络效率、最大联通子图缩减损失均加快,网络处于瘫痪状态。
城轨网络站点重要度评估与级联失效抗毁性分析
[J].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URTN)在突发事件下的稳定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URTN的拓扑特性和抗毁性。首先,采用Space L方法,构建北京、上海、深圳3大URTN的拓扑结构模型,对比分析URTN的拓扑特性;然后,结合站点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建立重要性综合评价指标,挖掘URTN的关键站点;最后,建立URTN级联失效模型,设计级联失效仿真算法,定量分析不同攻击策略下URTN级联失效抗毁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有级联失效情况,相比蓄意攻击,URTN面对随机攻击时更具抗毁性;级联失效情况下考虑站点负载重分配的URTN更具脆弱性;重要站点失效导致的级联失效对网络的影响范围更广,对网络的整体破坏程度更大。
基于客流加权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分析
[J].为准确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失效对网络结构和服务质量的影响,首先,采用Space L方法,并考虑车站客流量,构建基于客流加权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模型;然后,提出兼顾网络拓扑结构和服务质量的抗毁性综合评估指标,在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剩余容量3种负载分配策略下,分析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抗毁性的影响;最后,以2021年西安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客流量大或连接网络中心组团与分支的车站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车站;随着连续攻击次数的增加,强度最大的蓄意攻击对网络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在度数、介数和强度3种最大蓄意攻击策略下,网络抗毁性达到最优时,容量调节系数最小阈值为0.5,乘客换乘率的最大阈值为0.4。
基于精准k核的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
[J].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公共交通韧性领域的应用综述
[J].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是交通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复杂网络理论作为分析大型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为研究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向。综述了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公共交通网络韧性相关文献的发展趋势、出版刊物分布、热点关键词等特征进行分析,以系统梳理公共交通网络韧性发展历程,并归纳总结公共交通网络韧性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次,从公共交通网络韧性定义出发,对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评估、韧性优化方面的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一方面对公共交通韧性评估的核心内容,包括韧性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中断建模及中断流重分配进行了系统分析,另一方面从灾前预防策略与灾后恢复策略2个方面梳理了公共交通韧性提升相关研究。最后,系统总结现有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从韧性评估方法创新、中断建模改进、恢复模型探索等方面对未来公共交通韧性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进行分析。
基于关键基础设施耦合关系的城市韧性评价
[J].
空中交通CPS结构特性及韧性评估
[J].
大客流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韧性评估及划分
[J].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失效下网络脆弱性分析
[J].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失效会导致网络性能下降,使得系统表现出较高的脆弱性,换乘站点失效下网络脆弱性分析对于保障系统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外部公共交通网络的耦合关系,分析换乘站点失效后的乘客广义出行费用,对乘客出行选择行为进行建模;从运营服务网络性能下降的视角,提出了网络脆弱性定量评估指标;对路网拓扑结构进行建模,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框架;以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为实例开展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换乘站点失效下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水平和客流冲击影响不同,网络脆弱性分析可帮助运营管理者识别关键换乘站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组织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韧性评估及恢复策略
[J].
基于复杂网络的关联公共交通系统韧性分析
[J].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空中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
[J].针对当前空中交通网络节点通信覆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空中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方法.采用网络节点分布结构模型与传输信道模型构建多层复杂网络模型,通过自适应时变时延约束误差修正方法对网络节点密度进行优化调整,对空中交通网络节点分布密度融合程度进行跟踪控制,以节点区域覆盖度为约束条件对信息状态向量进行预测,根据控制节点密度函数计算空中交通网络的覆盖能力,通过能量均衡控制方法完成空中交通网络节点的最优部署,实现空中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提高空中交通网络节点覆盖度,改善网络的通信覆盖性能.
/
〈 |
|
〉 |
